第483章兵临城下(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所有的看起来都很完美,唯一不完美的就是有些累。</p>
多年来的养尊处优,李宽一下间难以适应农活的劳累,这段下田的日子苦不堪言,腰酸背痛,睡觉时直哼哼,李宽觉得自己老了。</p>
想当年,他还在桃源村的时候,自家的田地都是一个人打理,干了大半天下来反而精神十足,如今在稻田里割一个时辰的水稻,腰就受不了了。</p>
就像现在,他又直起腰来拍打了,自言自语道:“不行了,人老了干不动了。”</p>
一旁的胡庆和护龙卫直发笑,您老是真的老,十八岁了,可不是老了嘛!</p>
胡庆等人的笑声,李宽听见了,正色道:“你们啊,别以为本王在说笑,本王如今是真老了啊!”</p>
说到最后一句,李宽有些感慨,他现在才十八岁不假,可是谁又知道他其实已经人到中年了呢?加上前世的年纪,如今已过四十了啊!</p>
“殿下,您身份尊崇,其实没必要和咱们一样下田。”</p>
正想反驳胡庆的话,就看见刘仁轨匆匆走了过来,行礼道:“殿下,前来征税的官员来了,知道咱们占领了这两座城,所以想要求见殿下。”</p>
吕宋国好歹也是一个国家,征税何其正常,如今又是水稻的第二季官员前来征收赋税很合理,李宽没一点疑惑,也没有动,更没有去接见吕宋国官员的打算。</p>
站在稻田里,吩咐道:“告诉收税的官员,臣服本王可免一死,若是不臣服者,那就杀了。”</p>
“殿下,此举恐怕不妥,两国交战······”</p>
李宽打断道:“仁轨想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可是他们并非使臣,而且咱们本就是来出征的,何须遵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p>
在李宽看来,所谓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并不适用于出征的楚王军,不斩来使难道还放回去让这些土著有所准备?这不符合他以士卒生命安全为先的准则。</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大爷,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是在两国水平在同等地位上才适用的,若是两方不对等,不斩来使的军队将帅那叫**。</p>
刘仁轨依旧面露难色,多年来学到的知识就告诉了他要遵循两军国战不斩来使的规则,李宽这句话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p>
“仁轨,墨守成规可不好,若是这些人不杀,难道放他们回去?要知道咱们此行是为了台湾的发展来抢人的,攻其不备才是咱们应该做的事。”</p>
“自然不能将其放回。”刘仁轨听到李宽说完,便急忙回了一句。</p>
“既然知道不能放回,那又为何不杀呢?若是不臣服于本王,难道本王还得用大军的粮草供应他们不成?退一万步说,就算本王将他们放了回去到时候也是要杀的,现在杀和晚一点杀又有什么区别呢?”</p>
说来,李宽一直便反感所谓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之所以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历来的规则,无非是一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