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受人佩服的杜如晦(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

李哲点点头。</p>

“那你愿意留在长安城陪父皇过年吗?”</p>

“我当然不愿意了,可是······”</p>

“没有可是,既然不愿意,我们就回台北。”安平打断了李哲的话,气恼道:“大哥也是,他倒是想到了父皇,怎么就偏偏忘了皇祖父和祖母呢?”</p>

话音一落,便听到门外传来不满的话语:“怎么?宽儿就不能想到朕?”</p>

只见李世民面带微笑着进了门,显然他很高兴,仿佛不久之前在宫里发火的人是另一个人一般。</p>

其实,李世民是带着火气来的,毕竟安平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却丝毫没有要进宫说明情况的意思,李世民自然不会带着好脸色来,可他没想到的是刚到一间酒楼就听见了安平的那句气恼的话,所有的火气在那句话之中顿时烟消云散。</p>

虽说不知道安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说,但其中的意思却很明显。</p>

在李世民的认知中,他这一生之中最后悔的事情只有两件,一件便是当年听信谗言,视亲子为灾星;另一件便是未听儿子之言,导致爱妻难产而死。</p>

长孙皇后去世,再没机会弥补,但儿子······好像也没有什么机会弥补,所以李宽记挂的着他,足以令他开怀。</p>

“父皇,您怎么来了?”安平愣愣的看着李世民,解释道:“女儿不是那个意思,毕竟皇祖父和祖母年纪大了,父皇如今年轻力壮······”</p>

“行了,父皇知道你的意思。”李世民哈哈大笑,心中畅快无比,说道:“父皇来一间酒楼有两件事,不过现在嘛,只有一件事了。”</p>

“何事?”安平问道。</p>

“父皇打算让你们迟些回去,带父皇一同去台湾,父皇也去看看你祖父和祖母,顺便和宽儿谈谈火炮和吐蕃之事。”</p>

安平不以为然,作为女儿,她虽与李世民相处的时间不多,可她也从李渊等人哪里听闻了不少关于李世民的评价,所谓的去看祖父和祖母不过是顺带,商议火炮和吐蕃国事才是重点。</p>

见安平的神色,李世民就猜到了安平在想什么,不过他并未解释,只是长叹了一口气,不由的想到了当年玄武门之变后,李宽劝谏李渊时对他的评价,在心里默默问着自己,难道朕真如宽儿所言,不为人子不为人父吗?</p>

其实,李世民决定去台湾大致与安平想的是差不离的,毕竟火炮对于大唐来说过于重要,重要到决定大唐能否开疆扩土,立下千万年的基业。</p>

而且,大唐与吐蕃一旦开战,战局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动,并非信中的几句话就能让他放心,总得去台湾与李宽和李渊商议一番,听听看法和建议。</p>

建议是李渊和李宽提出的,面对面的商议总比他看到的信要周全许多,毕竟这关系到吐蕃一国能否归于大唐治下,李世民不敢大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