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平阳公主带来的危害(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信步走到了一老一少身边,对着那个看起来有六十来岁的老汉打招呼道:“这位老哥有礼了,我有些事想找老哥聊聊。”</p>
“贵人多礼了。”老汉一看李世民的气度和穿着,立刻就知道李世民并非一般人,恭敬道:“不知贵人有何事?老汉正好得等着大家回来一同用饭,此时正无事。”</p>
“就是与老哥聊聊家常。”李世民笑了笑,问道:“不知老哥如何称呼,今年贵庚,以前以什么为生,为何来修建水泥路呢?”</p>
“老汉名叫张大根,今年正好六十,以前就住在南安县的张家寨,守着家中的几亩薄田过日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幸好楚王殿下在南安县开办了糖厂和造纸厂,家中才宽裕了些时日,如今糖厂和造纸厂已经衰败了,如今也只能来修建水泥路了,只有楚王殿下的产业才能让俺们这种贫苦老百姓安心啊!”</p>
“此话从何而来?”问了一句,见老汉神色惨然,李世民有些疑惑,问道:“固然糖厂和造纸厂衰败了,不过据我所知有修建水泥路的工钱便能保证一家吃饱饭了,老哥如今都六十了,为何不让家中儿子前来呢?”</p>
“俺们这些穷苦百姓如今也看明白了,只要楚王殿下才是真正的为咱们在考虑,虽说其他贵人也在承包修路,招募工人,但比起楚王府给的工钱和饭食差远了。</p>
至于贵人垂询的老汉为何不让家中儿子来······不是老汉不愿意,而是家中的儿子在去年被官府强制招募了啊!”说着说着,老汉悲从心来,眼角有些湿润。</p>
“祖父,您放心吧,爹爹和母亲迟早能回来的,等爹爹和娘一回家咱们就去台湾。”老汉一旁的那个小子安慰道。</p>
李世民看着老汉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不解道:“老哥,你儿子为何会被官府强制招募呢,难道闽州的多数百姓都愿意去台湾吗?”</p>
“贵人有所不知,老汉儿子当年在糖厂,儿媳在造纸厂,一家的日子也算过得富足,可是去年起糖厂和造纸厂衰败了,如今的县令便强制糖厂和造纸厂的工人留了下来,老汉儿子和儿媳的技术还算不差,这才保住了一条姓名,当年那些技术差些的工匠不是被杀就是被累死。”</p>
“让贵人见笑了。”老汉泪流满面,用手帕擦了擦,长叹了一口气,“不去台湾又去哪儿呢?想当年楚王殿下在闽州之时,闽州的官员何曾欺压百姓啊,如今······唉,不说也罢!</p>
老汉有一个侄儿,当年便是跟随楚王殿下去台湾的第一批人,听他来信说,楚王殿下不会回闽州了,楚王殿下都不会回来了,俺们还有什么盼头呢?</p>
还不如去台湾实在,俺那侄儿当年连饭都吃不起,跟随殿下去台湾不过几年,听他说他如今也家财千余贯了,悔不当初没有跟随殿下去台湾啊!”</p>
“老哥,这闽州真那么差吗?”</p>
“您这话若是在两年前问老汉,老汉肯定会说闽州不差,老汉虽一生没去过长安,但在老汉心里,前两年的闽州比长安还要好,但是如今已大不一样了。”</p>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p>
老汉没回答,一旁的那个小子已经开口了,不满道:“为何?还不是如今闽州的官员毫无本事,当年刚到闽州时,便和何县令争权,如今更是不堪。”</p>
“闭嘴,岂可背后议论县令。”老汉教训着孙儿,大家私下里说说倒没什么,但眼前这个人身份不明,背后议论官员可是有罪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