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功臣像(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

“罢了,二伯决定便好。”李宽叹了口气,他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拒绝李世民这一份好意。</p>

“连福,回长安之后便传旨天下,敕封夷州王为福王,遥令闽州都督一职,特许开府,着户部仓部主事为福王府司马。”</p>

李世民当即便做出了决定,让李宽极度怀疑李世民可能是早有了决定。</p>

带着疑惑的目光瞅了李世民,却听见李世民叹了一口气,便没再继续说话。</p>

至于为何而叹气,李宽大抵能猜出几分,应该是因为李恪,毕竟他举荐的两人之中,李世民对李恪三缄其口。</p>

但李恪做出了什么事导致李世民叹气,李宽就不得而知了。</p>

感觉气氛有些压抑,李宽只好再次起了话题。</p>

“二伯,最近几年您对大唐的国公们是否感觉到赏无可赏了?”</p>

李世民愣了一下,疑惑道:“宽儿,你为何有此一说?”</p>

“据侄儿所知,二伯继位之后大唐的王爷之中,除宗室外,再无封王之人,想来二伯是决定国公便是大唐最高爵位了,可这眼见着大唐便要与吐蕃开战,因功受封之人想必不少,二伯又打算如何封赏这些国公呢?”</p>

“殿下,您对咱们大唐的爵位不甚了解,爵位世袭亦是封赏。”连福解释道。</p>

李世民点头赞同,虽说他不能受封立下战功的国公们,但可以封赏这些人后代,怎么可能赏无可赏呢!</p>

“爵位世袭其实并不好,世袭爵位的后代之中难免不会出现难成大器之人、蝇营狗苟之辈,一旦这些人窃取高位,必然为害一方,于国不利啊!”</p>

“那照宽儿所言,又当如何封赏呢?”</p>

“二伯,可见过台北城中的雕像?”</p>

“自然见过,听父皇说是你特意命人打造,意在华国官员流传于世。”</p>

对于台北城中的雕像,李世民曾特意问过李渊,自然清楚的很,如今又经过李宽这么一提点,自然理解了李宽的意思。</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你是说大唐亦可如此封赏?”</p>

李宽点点头:“用这样的办法封赏有功之臣有不少的好处。</p>

其一,世间之人所图无非名利二字,既已高居国公之位,利益便足够了,他们图的便是名声,图一个流传千古的名声,立功臣像便是给了他们这个名声,满足了他们的心愿,牢记恩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