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太子的信(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

“启禀家主,太上皇经孙道长诊治,已无大碍,不过我等出发之际,太武皇尚未醒来。”</p>

“你等何时动身的,既然无大碍为何没醒来?”李宽急切的问道。</p>

“我等在太子谋逆后的第三日出发的,离去前,孙道长曾进宫诊治过,回府后告知我等说,我等见到家主后,告知家主放心,太武皇并未大碍,具体为何未醒,我等不知。”</p>

孙道长既然说李渊并无大碍,李宽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p>

李宽点点头,长出了一口气:“祖母如今如何?”</p>

“太武皇病倒之际,老主母曾一度晕倒,如今亦无大碍。”</p>

李渊和万贵妃都无大碍,李宽总算是露出了笑容,随即想到李承乾谋反,想到了李世民,李宽的脸色又有了些变化。</p>

“说说太子谋逆一事的具体情况。”</p>

“是。”陈家老大躬身行礼,介绍道:“此前,陛下率十余万大军出征高句丽,却只令高句丽称臣,百姓认为于大唐而言,此战乃败,遂坊间流言四起,言道陛下已老,无当年之勇,而操控流言者便是太子与魏王。”</p>

论操控流言,李宽在这个时代可谓祖宗级的人物,这种流言说到底就是为了铺路而已。</p>

李承乾操控流言,无非是为了谋逆成功后铺路,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令百姓信服他;而李泰或许只是为了让李世民感觉自己已老,凭借他在李世民那里宠爱,等候机会给李承乾致命一击后,李世民传位于他,说到底还是为了那皇位。</p>

这种小伎俩,李宽又岂会不明白。</p>

“这些就不必说了,具体说说太子谋逆时发生的情况。”</p>

陈家老大点头:“十月初三,太子率五十死士围攻魏王府,被太武皇劝说,太子叛乱一事结束。”</p>

“俺说老陈,你这些年变傻了吧,殿下让你说具体事宜,你这也叫具体事宜?”不等李宽开口,胡庆便已不满的开口了。</p>

陈家老大尴尬的笑了笑,开口道:“太子谋逆一事,咱们王府一直在打探,参与叛乱之人,在去年咱们王府便已打探的差不多了。”</p>

“为何?”李宽疑惑道。</p>

“家主,您忘了,二公子当年在大唐时,您曾吩咐我等注意太子谋逆一事,从那时起,咱们就已经开始暗中打探消息了。”</p>

“我有过这样的吩咐吗?”李宽挠了挠头,明显记不清了。</p>

“想来是有的,当年儿臣还疑惑父皇您为何吩咐儿臣请大伯到台北,说是要劝劝大伯,如今看来父皇恐怕是早已知晓大伯谋逆一事。”李哲搭腔,疑惑的问道:“只是······父皇您怎知大伯会做出谋逆之举?”</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李宽摇了摇头,没回答儿子的问题,只是看着陈家老大说了三个字——继续说。</p>

“太子谋逆其实在我等看来挺可笑的,长安城中的兵马共十余万,可太子手中却无兵权,太子所仰仗的无非是李安俨、贺兰楚石、赵杰等人,唯一让人担忧的无非就是一个侯君集,可兵权在陛下手中,他们终究还是没有多少人马,就算没有咱们楚王府插手,谋逆恐怕亦是一个笑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