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父子相残续(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三人同时开口道:“哲儿是如何评价的?”</p>
“哲儿说,大哥身为人子,却行谋逆之举,不念亲情,乃不孝;身为一国储君,行谋逆之举,乃不忠;行谋逆之举,害的百姓士卒身死,乃不仁;身为一家之主,害的一家妻小惶惶终日,乃不义;明知事不可为,却不知及时停手,乃不智。”</p>
李承乾脸色异常难看,毕竟这样的评价,没有任何一人听闻后还能露出好脸色;李世民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毕竟李承乾是他儿子,不过倒也认同的点了点头;至于李渊,仿佛听到了一个笑话一般,哈哈大笑。</p>
“李承乾别摆出那副吃人的样子,若是吓着我儿子了,我跟你拼命;二伯也不要着急点头,且把哲儿后面话听完。哲儿后又言道,如此不孝不忠、不仁不义、不智之人······父皇咱们还是得帮衬大伯一把吧!”</p>
神一样的转折,令李世民和李承乾陷入了沉思,李渊倒是很不客气的摸着李哲的脑袋夸赞道:“不愧是你父王的儿子,不愧是曾祖父教导出来的怪孙子,好小子。”</p>
李宽没管傻笑的儿子和李渊,喝问道:“在我看来,我儿子的评价丝毫不差,李承乾你想想,我儿子对你的评价有何错处?</p>
不管二伯与你之间到底有多大的矛盾,作为儿子,你造亲爹的反,就是不孝。</p>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个道理不用我这个不学无术的人来教导你这个受大儒教导的人吧!</p>
至于其他的评价,同我昨日问你的话,又有什么区别?”</p>
李承乾起身,朝李哲感激道:“哲儿之恩,大伯铭记五内,看来是大伯错了。”</p>
李承乾幡然悔悟,李世民红了眼眶:“如今知道错了,为何就不能早一点,为何就不能早些时日啊!”</p>
顿了片刻,李世民流下了两行清泪,冷然的看着李承乾,犹如受伤的雄狮最后吼叫一般,对着李承乾咆哮道:“你乃朕的亲儿子,你身体中流着朕的血脉,你凭什么造朕的反,你造反时可曾想过朕何等的痛心,朕真恨不得杀了你,可你是朕的儿子,朕的亲儿子,朕如何能下得了手。”</p>
咆哮到最后,还是变成了伤感。</p>
李世民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李宽顿生感慨,感慨李世民是真的老了,若是放在二十年,年轻力壮的李世民决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啊。</p>
李承乾垂头泣道:“父皇,时值今日,有些话儿臣说出来也无所谓了,父皇早些年对儿臣恩宠有嘉,儿臣亦牢记父皇之情。可是自母后去世后,父皇却愈发恩宠四弟,那时儿臣亦无半点怨恨,依旧战战兢兢的处理着国朝之事,哪怕是当年儿臣患上腿疾时,儿臣依旧不忘国事。</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可父皇对儿臣又如何呢?从未有过半句夸赞,却让儿臣跟二弟学,那时候儿臣便已明白二弟之才,儿臣也无怨,可父皇您为何让儿臣像四弟学呢?</p>
论才学,儿臣不及四弟,可论治理,四弟他哪里比得上儿臣?儿臣为何要像称呼自己哥哥为瘸子的弟弟求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