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侯君集(第3/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摆在桌上的酒喝完,侯君集便直挺挺的跪在了地上,不仅他一人,他一家人都直挺挺的跪在了地上。</p>
“怎么个意思?”李宽问道。</p>
“殿下大恩,老臣莫以为报······”</p>
李宽打断道:“此前本王便说过,本王于你一家无恩,自然谈不得报恩之说,都起来。”</p>
侯君集没起身,继续道:“因当年之事,老臣一家曾对殿下产业出手,如今······”</p>
此时,李宽才知道侯君集为何无缘无故提起贞观元年订婚一事,连忙摆摆手,再次打断道:“往事不必再提,都起来,吃吃喝喝也差不多了,本王就不久留了。”</p>
李宽起身准备走,作为主人的侯君集一家自然得起身相送,想要说的话也只得留在肚子里了。</p>
走至门前,李宽突然转身道:“陛下创办军校,想来招募的学员乃是将门之子,但军中之人大多乃寻常百姓,他们需要一个期盼,所以军校便是他们的期盼,潞国公亦领兵多年,其中的关键不用本王多言,想必潞国公亦明白,创办军校时,与陛下提一提吧!”</p>
“老臣谢过殿下。”</p>
侯君集弯腰行礼,直起身后,却见李宽已经一摇一晃的上了马车。</p>
“父亲,楚王殿下是何意?”</p>
侯君集没回答儿子的话,但他心里却明白李宽那句话对他的帮衬有多大,他乃是罪臣,此生也就在军校结束了,想要重复往日辉煌是不可能的,只能留待后人。</p>
将门之子从军校毕业后,他们是不会承他侯君集的情的,作为寻常士卒却会,因为让寻常士卒进军校是他侯君集提出来的,而从军校毕业后的这些人,一旦进入军中,发展潜力不可谓不大,这便是人脉,于他候家而言,好处不尽。</p>
楚王府的车架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永安坊,侯君集亦未曾进门,就那样静静的站立在门前,望着车架离去的方向。</p>
不知过了多久,侯君集才长叹一声:“本以为以德报怨不过一句妄言,如今与楚王殿下结交,方知自己何其不堪。”</p>
转身发现一家老小都在身后,侯君集脸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郑重:“你等记住,至今日起,若楚王府有用得着我候家之处,候家满门上下皆当竭尽所能。”</p>
侯君集说的郑重,可是他子女们却并未放在心上,倒不是说他们忘恩负义,而是他们觉得自家老爹这句话有问题。</p>
李宽对他们一家的恩情,他们自然是铭记在心的,毕竟活命之恩不可忘,但楚王府用得着他们吗?就是当年自家老爹还是国公之时,楚王府也用不着他们,更别说如今了。</p>
儿女们的神色落到了侯君集的眼里,一股从未有过的失落感浮现在了侯君集心头,儿女们的心思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候家亦并非当年那个候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