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用意所在(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怎么,不就是前朝一折冲朗将么,官职不过四品罢了,很厉害?值得你堂堂刑部尚书如此惊讶?”李宽疑惑道。</p>
“殿下,你是不知道沈光这个人,若是知道沈光未死,你看看咱们大唐如今的将军,谁敢轻视于他,老臣一个刑部尚书算什么,就是卫公也得礼让三分,或许陛下······”</p>
话虽没有说完,但李宽完全明白了孙伏伽的意思,这个沈光很厉害,但要说李靖和李世民都得礼让三分,李宽是不信的,一个连他都不记得的人物,怎么可能让李世民和李靖都忌惮。</p>
“真有你说的这么厉害?”</p>
孙伏伽点点,“沈光这人出生勋贵之家,其父在陈朝时期就贵为吏部侍郎······”</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别扯那些没用的,说沈光这个人。”李宽打断道。</p>
孙伏伽点点头,介绍道:“大业年间,隋炀帝征伐高丽,沈光应召参军,作战勇猛,得的隋炀帝赏识,当即任命他为朝请大夫,赏赐宝刀、良马,而且常把他带在身边,关系异常亲密,那时候都有传言沈光与隋炀帝关系不一般。</p>
不久之后,便被任名为折冲郎将,受到的封赏、待遇很是厚重,当时同僚中无人能与他相比。当年,就是太上皇见到他也得笑着叫一声沈折冲朗将。”</p>
“夸张了啊,看沈光的年纪应该不小了,当年至少也是三十多岁了,三十多岁混到一个折冲朗将的位置,有什么值得嚣张的。”李宽不屑道。</p>
李宽确实有不屑的本事,毕竟他手下的人,如李毅、陈宣武之流,二十多岁便已经坐到了四品武将的位置上,三十多岁才混到一个折冲朗将算不得什么。</p>
“殿下,你恐怕误会了,当年沈光有此地位,可是刚及冠不久,就是传言他被司马德戡所杀时,亦不过二十八岁。”</p>
这点倒是令李宽有些微的吃惊,但他依旧觉得孙伏伽的话有些夸张,就算年纪轻轻坐上高位,那毕竟也只是一个四品武将罢了,堂堂国公对他客客气气,甚至可以说害怕其威,这就不可能。</p>
李宽随意找了处地方坐下,指了指身旁的位置,见孙伏伽也坐下后,道:“一个四品武将就算年纪轻一点,也没你表现的这么夸赞吧!”</p>
孙伏伽没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殿下,你知道宇文化及吧!”</p>
这不是废话吗?</p>
但凡了解一点隋唐历史的人,谁不知道宇文化及啊,虽说是叛将,但也算一代枭雄,隋唐时期有名的人物。</p>
李宽给了孙伏伽一个白眼,孙伏伽尴尬的笑了笑,继续道:“当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杀,沈光与孟麦才为隋炀帝报仇,宇文化及听闻便率领心腹逃走······”</p>
“你说仅仅凭沈光和孟麦才的名声,就将宇文化及给吓走了?”</p>
“不错。”孙伏伽肯定的点了点头。</p>
李宽诧异的看着孙伏伽,他相信孙伏伽不至于骗自己,有些吃惊于沈光的名头,喃喃自语道:“难怪当初第一次见到沈光的时候,敢当着本王的面称呼祖父唐国公。”</p>
听到李宽的喃喃自语,孙伏伽笑道:“沈光未死,以他对隋炀帝的忠心,称呼太上皇为唐国公或许已经算是客气了。”</p>
还有一句话孙伏伽没说,但李宽已经明白了,自己祖父在沈光眼里,估计······不对,是肯定,自己祖父肯定是属于乱臣贼子,其身份与宇文化及差不多。</p>
见李宽不言不语,孙伏伽似乎想到了什么,摇了摇李宽的肩膀,叹道:“殿下,张亮为国立功不少,您此番回长安之后,可否替张亮求求情?”</p>
“你什么时候与张亮有交情了,本王听说你与他不是有段恩怨么,据说你前些年可是参了他一本,才导致你调任陕州的。”作为老朋友,李宽听说孙伏伽调任陕州之后,派人打听过,打听到的消息就是孙伏伽与张亮闹出了矛盾,武将合力,或者说将门之间的相互帮村,孙伏伽被调往了陕州。</p>
“私怨归私怨嘛,公私分明不是殿下你说的么。”孙伏伽笑了笑,一本正经道:“老臣在陕州为官几年,虽听闻张亮与假子略有张狂,却未有谋逆之举,如今被定为谋逆,老臣又岂能坐视不理。”</p>
“那你上奏啊,找本王有什么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