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而李哲不同,身为楚王嫡子,他的骄傲是出自于骨子里的东西,且这种骄傲在娄师德看来,很好,凡是成大事者,哪一个又不是心高气傲之人。</p>
别人不说,就是当今陛下,算了自己对当家陛下不了解,暂不评价。</p>
就说当今楚王殿下,虽言辞之间看似和善,但言辞之中却是充满了傲然的,若不存这份骄傲,或许楚王殿下也不会有当今的名望了。</p>
其实娄师德知道,以自己的身份没资格评价这几人,但他就是这么想的。</p>
相比娄师德和杨执柔,在身后伺候的王若宁便要直接的多,笑道:“听说昨夜尚书左丞家的公子,回房之后还曾直言娄公子是乡巴佬,是泥腿子。”</p>
听到这句话,李哲笑问道:“师德,你怎么看?”</p>
在王若宁说话时,李宽正好和苏媚儿一同出来,自然听见了李哲的问话,不由得笑了,“元芳,你怎么看?”竟然被儿子用到了娄师德身上,而且还刚巧借用的是狄仁杰的名言。</p>
一阵问候之声,令桌上的三人起身打招呼。</p>
李宽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带着苏媚儿做到桌上,笑道:“师德,你怎么看?”</p>
娄师德没想到堂堂楚王也有开玩笑的时候,愣了愣,笑道:““师德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无妨,无妨。”</p>
李宽不予置评,而是转头问道:“执柔,你怎么看?”</p>
杨至柔涨红了脸,毕竟这句话就是他与狄仁杰一同说出来的,只是没想到竟然被人听了去。</p>
其实,这不是值得惊讶的事,论防卫措施,桃源村李府的防卫比起长安城楚王府的防卫有过之无不及,狄仁杰他们第一次来桃源村李府,侍女和仆从们自然谨慎。</p>
杨执柔突然给娄师德行了一礼,“此话乃同窗之间对师德的嘲弄之语,小弟亦有谈及,在此给师德兄赔礼了。”</p>
娄师德笑了笑,说着不必介怀。</p>
其实这些话已经算是不错的,他听过更难听的,因为他是被李哲介绍去国子监读书的关系,说他是李哲养的看门狗的话不计其数,他知道,李哲也知道,但两人却不在意。</p>
韩信当年能忍受胯下之辱,他娄师德虽不及韩信,但这点言论他还是能忍受的。</p>
“还不错,有你父亲当年的几分风范,你父亲虽说是杨氏子弟,但却少有勋贵纨绔气质,你应多与你父亲学学。”</p>
杨执柔点头称是,他就知道楚王没来由的问自己那么一句是有深意的,幸好自己认识到了。</p>
“今日也无事,你们三个怎么样,陪我在这桃源村走走?”李宽喝着白粥,征求三人的意见,但堂堂楚王的问话,谁又敢说不去呢?</p>
当然,李哲倒是敢,他知道自己父王其实很好说话,但他也知道自己父王从来不胡乱开口,这句话自然有深意。</p>
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李府没有做到,但吃饭的规矩还是不错,颇有一番世家用饭的样子。</p>
说白了,就是一个“慢”字。</p>
慢慢悠悠的吃完早饭,李宽夫妻和三人一同出了李府。</p>
桃源村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李宽一边慢走一边笑道:“以前,桃源村并非叫桃源村,桃源村说来已经改了三次名了。”</p>
李宽转头看了眼儿子,笑道:“最初,桃源村是你小子外曾祖的私产,不过外祖父姓张,这里却叫陈家庄,因为这里陈姓人很多,所以叫陈家庄,所以说这地方本该是你舅公的产业,你小子可要记住你舅公的好,白白送给了咱们家。”</p>
“父王,您放心吧,孩儿记着呢。”</p>
李宽似乎没听见儿子的话一般,继续道:“当年楚王府其实不算困难,虽说没有封地和俸禄,但王府人不多,靠着祖母送来的钱财,日子过的还算不错,至少吃穿不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