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敲定军校教职人员(第3/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

“皇祖父、诸位长辈,您们先坐着,我到厨房帮忙,很快。”李哲似乎没有身为王爷觉悟,也没有身为客人的觉悟,自顾自的带着候家人进了厨房。</p>

也就是候家人之中没有与李哲适龄的女眷,否则李宽都要认为李哲是看上候家之女了,要不怎会如此不客气。</p>

少了候家的家眷,大厅里的气氛好了许多,便聊起了军校。</p>

正所谓醉过方知酒浓,见过方知军校之重。</p>

可惜聊的话题,不是给建议,而是自荐来军校任职的事。</p>

按照牛进达等人的说法,一旦进入军校任职,名留青史那便是板上钉钉的事,闲赋在家的武将们不缺钱财也不缺功绩了,唯一缺的或许就是这么个机会。虽说大家都知道以自己如今的功劳可以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但是这一笔不一定是好话不是,进了军校教书,自己怎么也能混个儒将的称呼不是。</p>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不是**,军校乃是培养大唐后续将领的地方,是培养人脉和势力最好的地方,又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呢。</p>

任职的事情,李世民不太关心,李宽却很关心,一一商谈后,询问了李世民的意见后,闲赋在家的李靖和李客师兄弟来了,刘弘基搞定了,就连悠闲了好几年的李孝恭也答应了。</p>

当然,这三四个人肯定是不足的,但是他们都为将多年,手下自然有举荐之人,就这么三四个人便足够将军校一般的教职人员敲定了。</p>

正在与李靖等人商议在军校的职位问题,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平阳公主,笑道:“二弟、宽儿,军校有没有我的位置?”</p>

“三姐要去军校任职?”</p>

“当然有姑母的位置。”</p>

显然,前一句是李世民说的,毕竟在李世民眼中平阳公主到底是女儿身,早些年抛头露面那是没办法,如今还是在家教子教孙更好。</p>

而李宽自然不会像李世民一样,毕竟他媳妇还担任过学城校长呢,以平阳公主在战争上的经验和身份地位,在军校担任教导主任一职最为合适,原本就想劝说平阳公主的,没想到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p>

父子两的回答全然不同,平阳公主哈哈笑道:“要不你父子二人再商议商议?”</p>

李宽本想说不必商议了,但是考虑到李世民的身份和现在的情况,便劝说道:“父皇,军校之中将来少不了皇族子弟求学,虽说有河间王伯坐镇,但有平阳姑母总归更好一些。”</p>

李世民还没开口,李孝恭不高兴了,“宽儿,在你眼里,我治军比不上平阳公主?”</p>

“那不是事实么。”平阳公主笑道。</p>

眼看两人要吵起来,李宽连忙解释道:“小侄并未有如此想法,王伯闲散多年,在咱们小辈心目中王伯相比平阳姑母更加和善一些,威严自然也就比平阳姑母少了些。更何况女人狠起来,比咱们男人更狠啊。”</p>

李孝恭大笑。</p>

平阳公主一把便拽住了李宽的耳朵,“臭小子,你说谁呢?”</p>

刚刚跟着母亲而来的柴令武有些兴奋,如今这天下,敢毫无顾忌拽楚王耳朵的人,恐怕也就自己母亲了,下次与那帮人喝酒的时候定要好好说说。</p>

“平阳姑母放手啊,我都多大年纪了,您还当我是小孩子啊。”</p>

平阳公主放开手,笑道:“不管多大年纪,你在姑母眼中还是那个梗着脖子笑骂姑母失职的那个小子。”</p>

一听这话,李宽便想到了当年指责平阳公主的事,幽怨道:“平阳姑母,您可真是记仇啊。二十多年前的事,您还记着,侄儿服了。”</p>

李宽揉了揉自己的耳朵,严肃道:“言归正传,虽说现在只是初步的决定,但是诸位在军校的职责还是要划分清楚的,在修建军校之初,我便与父皇商议过了军校的职位与待遇问题,所以······”</p>

李宽顿了顿,笑道:“所以诸位有任何问题,请询问陛下,别打扰我就行了,我最近这段日子很忙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