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公孙秘法(第2/3页)

作品:《满唐春

刘远点点头说:“好,那你把知道的说一下,我也好有一个准备。”</p>

一件新事物的推出,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特别是同行,更是第一时间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可以说,最了解自己的人往往就是你的敌人,刘远知道,有人模仿自己,那只是时间方面的问题,听以心里也并没有惊慌。</p>

金巧巧压低声音说:“据说长孙素素在一年多前注注意到东家,一直在模仿你的技法,对了,他们也一直在打探有关东家的消息,请东家要注意提防他们。”</p>

“从他们敢答应与刘某比试,还拿自己的前途来作赌注,肯定手有所持。”刘远无所谓地说:“真金不怕火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好了。”</p>

“将军,你听说过公孙一族的秘法吗?”</p>

“好了,直接说吧,这般神神秘秘,有事说事好了。”刘远可不想被她吊胃口,有点不悦地说道。</p>

金巧巧一个激灵,这才想起,眼前的虽说是一个有点害臊的小男生,可是是眼前这个人,是大唐顶尖的首饰工匠、四品高官、尊贵的子爵还是自己的东家,自己说得入迷,差点忘记他的身份,这话说得没规矩了,好像还想刘远来一句“为什么”自己才开口,这样是招人讨厌的,于是她一下正色地说:“公孙一族的秘法是灌浆法。”</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这次她学乖了,不待刘远发问,马上解释道:“所为灌浆法,有点似前朝的镏金,就是把做好的首饰再次回炉,让首饰看起来更加自然、表面更加光滑,那线条有如小河流水那么般自然优美,公孙一族所打造首饰的特点,是简朴自然取胜,行内把这种秘法称为公孙秘法。”</p>

“很自然,表面很光滑?”刘远在一旁出言询问道。</p>

“的确如此”金巧巧从衣袖里取出一件首饰恭恭敬敬地递给刘远,小声地说:“东家,你看,这是出自长孙素素之手。”</p>

既然是来禀报,金巧巧自然不会空手而来,长孙一族收集刘远的首饰进行研究,她也花钱弄来了一件长孙素素的作品,供刘远了解她的对手。</p>

“咦,还不错。”一接过来,刘远忍不住赞了一句。</p>

这是一根头钗,虽主款式一般,但手工极为精湛,特别在那焊接处,做得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那流水线的线条,令人拍案叫绝,难怪刘远的名头这么盛,还敢跟刘远下战书,赌上了各自的尊严和前途。</p>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那个人精神没有问题的话,那不是的愚蠢,而是自信。</p>

首饰最后一个工序是打磨和抛光,让首饰的表面形成镜面,这样在光线的折射下,显得光彩四射,从而引人瞩目,很多人以为所谓的抛光,就是用个小砂纸把毛边刺角抹去,弄得光滑一些,都是现学现卖的功夫,而实际上,越是简单的事,反而越复杂,学会很容易,但要学精,那还得花大功夫。</p>

无论怎么打磨,表面都会有淡淡痕迹,打磨抛光的痕迹,大唐没有后世那么多机器,又是石磨又是水磨又是机器磨,在大唐,一切都是靠手工来完成,打磨的痕迹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怎么把它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才是有追求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普通人只看起来差不多注行了,而刘远而是有计划的顺着一方向打磨,符合折射原理,举个到例,例如两个人相见时,对方看项链的角度通常是一百三十五度到一百六十五度之间,而看手指上的饰物的角度大约是三十至六十度,不同的角度,打磨的方向和角度也稍有差别,这样看起来井然的有序,充分发挥镜面的效果,也就是这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