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又见九月(第2/3页)
作品:《宋阀》“细作所绘之图何在?”待徐卫说完,赵桓立即问道。</p>
徐卫从怀中取出那块从细作直裰上剪裁下来的东京防务图呈上,赵桓一把抢过,展开看了一阵,脸色越发阴沉。徐卫见状,解释道:“据臣所知,那图上,圈内的标记是注明东京城防,何处有敌楼,何处有炮台,何处有巨弩,都一一记载,圈外之标记,则是各处兵营。若有此图在手,东京防务,必了然于胸。”</p>
赵桓将那图攥在手中,问道:“以你之见,此事何人所为?”</p>
徐卫一时没有回答。自到东京以来,他一直坚持“韬光养晦,静待时机”的策略。不掺和**,不涉及党争,不得罪权贵。在今天以前,这种策略的的确确让他远离东京**旋涡,独善其身,得以安心练兵。但金人刺探军情这事一出,耿南仲一搅和,让他想起从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里面有句台词是这么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p>
比如这次事件,自己仍旧坚持一贯策略,可你不找事,事却找你,已经踏入仕途,又怎么置身事外?况且,赵桓单独召见自己,这就是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无恩怨不成江湖,无风浪不出豪杰,是时候了。</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不必有任何顾虑,朕是信任你的。”赵桓这后半句话,就已经佐证耿南仲的确在他面前进了徐卫的谗言。</p>
略微整理一下思路,徐卫开口道:“以臣愚见,此事必为金使韩昉指使。”</p>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果然,赵桓听了这话,大惊失色,脱口问道:“有何凭证?”</p>
“陛下,这张城防图上,用的是契丹文字。契丹已为女真所灭,此事出自金国之手,不容置疑。但金国距东京何止千里?如今东京城内,便只金使韩昉而已!他以入宋议和为幌子,一面麻痹我方,一面派遣爪牙四处活动,刺探我军防务。其用意,昭然若揭!”徐卫合理的分析,坚定的语气,使得心存犹豫的赵桓大为光火!</p>
“狡诈小人!朕待之如上宾,他却在背地里干如此勾当!”赵桓的愤怒,不止是出于对金国两面三刀的怨恨,更多的,恐怕是因为自感受到了愚弄。韩昉使宋,与之接触的大宋朝臣都对他印象颇佳。赵桓亲自接见以后,也认为此人儒雅识礼,谈吐不凡,哪知……</p>
盛怒之下,他恨不能将韩昉五马分尸。但这种念头只能在脑子里打转而已,他明白,若是斩杀金使,必然激怒女真人。深深呼出一口气,赵桓陷入沉默之中。一面佯装议和,一面探我军情,看来,女真人铁了心要开战。眼下已到九月,金人若要进兵,恐怕为时不远矣。</p>
一念至此,不禁打了个寒战!不行,当立即召集执宰商议对策!刚要召人传诏,脑子里立刻浮现了各执己见的大臣们互相争吵,面红耳赤的场景,不觉有些头疼。片刻之后,目光落在徐卫脸上,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子昂可有应对之策?”</p>
虽然皇帝亲自垂询,但样子还得做做,徐卫遂答道:“臣不过是七品武职,不敢妄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