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小别胜新婚(第2/3页)

作品:《宋阀

“这两天不太方便……”</p>

徐卫苦笑一声,怎地这般没福?遂生生压下熊熊烈火,乖乖脱个了精光,跳进澡盆里。张九月拿块丝瓜络替他擦洗。这种情况,在徐卫这种带兵打仗的武臣看来,那已经是神仙般的日子。</p>

热水一泡,小手一搓,那个舒坦。浑身经络都通畅,每个毛孔都张开,征战的疲乏一扫而光。九月又在旁边说些他离家的事情,大约是春节的时候该尽的礼数都尽了,只是公公在山东剿贼,路途遥远不能达意。祖先坟茔都在大名府,让高世由占了,也没法给祖宗尽孝。远在泾原的大哥大嫂虽不能亲至,但大嫂托人捎了信来,说都是自家兄弟,以后尽在陕西,得寻机会多走动。还有徐原的第三子,也就是徐卫的侄子,年二十三,都娶妻生子了,平日好弄枪棒,也没个正经的差事,大嫂想托给他九叔管教管教,盼望回个话,若是能行,就让他到定戎来。</p>

“二十三?嘿,这侄子,比我这当叔父的还大一岁。”徐卫闻言笑道。</p>

张九月问道:“那官人意下如何?”</p>

“既是大嫂开了口,我这里又正是用人之际,让他来吧。”徐卫随口说道。</p>

九月抬起丈夫的手臂,力道恰在好处的搓着,一边提醒道:“官人想是还没明白这其中的缘故?”</p>

徐卫正享受着家庭的温暖,老婆的贤惠,也懒得去细想这事。大哥是泾原大帅,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差不了,遂问道:“甚么缘故?”</p>

九月这才道出原由。徐卫现在是五品,按制度,他有资格荫补一位亲属作官。大嫂这时候把侄子托来,可能有这层意思。徐卫这才细细一想,确实,朝廷有荫补的制度,四哥就是靠荫补作的官。大哥虽是一路经略安抚使,但想必已经荫补了两子作官,剩下这第三子,二十几了无所事事,估计有些着急。四哥呢,他的儿子过两年就到荫补的年纪了,也不好托给他,这么一算,也就剩下自己这个九叔还有名额。</p>

“先让他过来吧,是骡子是马遛遛看,如果确有本事,拉他一把也成,毕竟大哥待我不薄。你说呢?”徐卫思量一阵询问道。</p>

九月闻言笑道:“这些大事,需得男人作主,我一个妇道人家懂得甚么?”</p>

“谦虚了吧?你比我懂,哈哈。”徐卫笑道。</p>

九月笑而不语,忽又想起甚么来,说道:“对了,前天开始,城里好几家大户的主妇一个接一个来拜会,话里话外都在打听知军大人什么时候回来。东门李员外家,还送来一大笔钱财,为妻不敢收,原封不动送回去了,带话说,有事等知军回来再定夺。”看看,作了诰命夫人,妻凭夫贵,这说话办事就是不一样。哪像从前在何府被人当丫头使唤?</p>

徐卫一听,这怎么回事?定戎百废待兴,莫不是想从我手里承接工程?不对,重建的事项,在自己出征之前那就是定了的,况且定戎这城也就那么大,老百姓的房屋是自建,其余像学舍书院这些公用设施的修复重建,不但没托给谁,反而是大户们掏腰包捐助的,也没工程可接吧。商人没好处的事情是铁定不干的,送钱给我,到底求什么?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没关系,反正你要求着我办事,早晚会挑明的。</p>

“对,钱是好东西,但来路不明的烫手。那些士绅大户家的主妇,你跟她们多来往也好。”徐卫点头道。地方上要稳定,要太平,这些地头蛇很关键。</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又说一阵话,洗完了澡,徐卫确实也劳累,再加上那事没捞着,晚饭也没吃就睡下了。一直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九月才进来唤醒了他,说是城里各界头面人物都到衙署来拜会,以贺知军大人凯旋荣归。</p>

徐卫一边洗脸一边说道:“今日恐怕不成,走了几个月,白天好些军政务要处理。晚上我打算寻个合适的地方,设宴款待军中各级统兵官。这次打得艰苦,弟兄们不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