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皆大欢喜(第2/3页)

作品:《宋阀

拿杨彦作例子,他从前除了那一串虚衔之外,只是虎捷的第一营指挥使兼前军统制,他能管的,就是麾下几千兵马。可现在,他不但待遇得到提高,陕州一州的兵务都将由他掌管!对于一个带兵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独挡一面!这还不算,虎捷乡军的“乡”字正式去掉,待遇比照禁军,这可是惠及全军将士的大事!</p>

将佐们激动不已,但也不乏清醒者。吴玠从前是泾原小军官,知道军中一些规则。定戎之战虽然是件大功,但咱们也配不上如此隆重的奖赏晋升!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招讨相公归功于部下!否则,以他招讨河东,入援关中的功劳,不说建节,至少也得加个诸卫上将军的环卫官!</p>

徐卫拿着晋升令看着部下们,问道:“怎么都不吭气?嫌封赏太薄?”</p>

将佐一片哄笑,扬眉吐气!吴玠站起身来,对徐卫一拜,恳切道:“两司长官抬举,卑职等自当铭记。但不敢忘的,却是知军提携之恩!”</p>

众将一见,纷纷附议,都站起身来,望徐卫而拜。吴玠所料不差,徐卫上报军功的时候,的确是把功劳都归给部下。不是为了装高风亮节,而是心里非常清楚,他有今天,不光靠自己的拼打,还依仗这群部下的鼎力襄助。你身在一个统军大将的位置,打了胜仗,你不报自己的功劳上头照样提拔奖赏。有些将领喜欢图虚名,立有功是自己的,犯了错都怪部下,比如鄜延那位大帅。你这样搞,部属怎么会甘心替你效死?</p>

“你们沙场浴血,奋战而还,这份荣耀和嘉奖,是你们应得的,不必谢我。只须你们记住,虎捷军从当初的靖绥乡勇营建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除了上头扶持之外,靠的是同袍弟兄们精诚团结,奋不顾死!这种作风,无论你们官升得多高,权扩得多大,都万万不能忘记!”徐卫严肃道。</p>

“谨记知军训示!”众将异口同声喝道。</p>

杨彦低着头,小声提醒一班同僚:“还叫知军?”</p>

“谨记大帅训示!”又是一阵不约而同的虎吼。</p>

徐卫展颜一笑,坐帅案后起身,走到那地图架前,朗声道:“官升完了,咱们就该干正事,我这有件要紧的事,你等谁敢去?”</p>

杨彦几乎是在他话出口的同时吼道:“我!”</p>

徐卫回过头来看他一眼,问道:“你知道是什么事么?”</p>

“不管何事,刀山火海,义不容辞!”杨钤辖把胸脯拍得嘭嘭作响,不愧是徐卫夏津起兵的班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