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大风起兮云飞扬(第1/3页)
作品:《宋阀》杨彦接口道:“本来也没打算动用大军。”</p>
徐卫思索片刻,问道:“倘若数千人马,走滏口陉,多久能过去?”</p>
邵翼谨慎地考量,半晌之后回答道:“若无意外,一天得过。”</p>
一天?数千人马,只四十里要走一天?还得没有意外?这个速度甭说是马军,就是步军也无法接受。大帅们议论纷纷,徐卫却沉思不语。赞成出滏口陉进攻河北的,说这是奇袭,定有意想不到之功。反对的,指此计太过冒失,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p>
良久,徐卫向下望的眼睛抬了起来,朗声道:“就这么定了。”</p>
厅上嘈杂声嘎然而止,众帅望向徐郡王,只听徐卫再次明言道:“我意已决,一面佯攻阳凉关,一面遣军走面滏口。”</p>
“大王是不是……”王彦明知徐卫决定的事情绝不更改,但还是问了这么一句。</p>
“不必,西军之任务,在于减轻南方诸军的压力,以促使其尽快达到预期目标。邵翼,我马上派人跟你回河东,详细查探滏口形势,为进攻作准备,你先去吧。”徐卫坚定道。</p>
“得令!”邵翼起身一礼,告辞离开。</p>
他一走,徐卫即倒豆子一般地下令道:“鄜延、永兴、秦凤三司部队,北入麟府,由丰州进攻金境,以鄜延帅徐洪节制诸军。”</p>
这三个经略司的部队,永兴秦凤,等于是徐卫的亲军,鄜延帅徐洪是他堂兄,由徐五节制杨彦和张宪,后两者都没有话说。</p>
“环庆、泾原、熙河、两兴四司部队,随我东渡黄河,入河东后北上攻阳凉关。”徐卫这么安排是有原因的。环庆帅刘光世、泾原帅王禀、熙河帅姚平仲,有哪一个是省油的灯?如果不由徐卫亲自统率,这四路大帅里的任何人也别想节制其他三个。</p>
“此外,我会亲自挑选精锐马军,担负东出滏口,打击河北的任务。在此议定以后,徐洪、杨彦、张宪三帅可先行一步,先于大军之前发动攻势。你们的任务,不在于拿下多少座城。但是,攻势一定要猛,声势一定要浩大!我会给你们配备足够的器械!徐经略!”徐卫一发布命令,那是一丝不苟。</p>
徐洪霍然起身抱拳:“卑职在!”</p>
“这三司部队,由你全权负责指挥,遇有紧急情况不必请示。”徐卫给予堂兄足够大的权限,也给予了足够多的信任。</p>
“得令!”徐洪大声回答道。</p>
“杨彦张宪,清楚了么?”徐卫又问道。</p>
“清楚!”二帅同时起身答道。</p>
“好,你们明天就可以动身,一应粮草物资,我自遣人押送。”徐卫道。</p>
三帅领命坐下,听徐郡王又唤道:“刘光世、王禀、姚平仲、王彦。”</p>
“卑职在!”剩下四帅也不含糊,纵使对此战略战术有保留意见,但军人以服从命令,遵从节制为天职,这不容商量。</p>
“你们四司部队,有先有后,一时尚未集结完成。待全部到达以后,即随我出发,前往河东开战!”徐卫语至此处,语调突然高昂。“诸位,驱逐北夷,恢复旧疆,就在眼前了!”</p>
凤翔府,天兴县,五城镇。</p>
作为凤翔府治所在地,天兴县周边有多个草市镇,这个五城镇规模当数最大,镇有两百多户人家。不久之前,这里的百姓们发现,陆续有部队开进来,但都没有进镇,全部扎在镇外。不过据说,有些军官住在镇子里,从那以后,镇中百姓便能时常看到身着戎装武官出没。</p>
秋凉时分,百姓收获之后,进入农闲。一些头脑活络的人便开始寻找着勾当,作军队的买卖。但他们无一例外地发现,军营严禁靠近,既不知道是谁的部队,也不晓得他们要干什么。一些好事之徒,曾经前往窥视,回来之后吹嘘说看到了千军万马,气势骇人。但牛皮很快被戳破,因为驻扎在五城镇的部队几乎不训练,似乎不打算在此久呆。</p>
这一日,镇子里几个泼皮破落户已经偷偷跑到军营附近打望,看到的仍旧是岗哨森严,生人勿近。正要打退堂鼓时,忽听得马蹄声隐约传来,不一阵,只见一支马队从府城方向扬尘而来,越近蹄声越隆,骇得这些二杆子们将头都缩回土坎里。</p>
这支马队人数并不很多,约有三四十骑,但其中几个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穿戎装的武官并不少见,但披紫袍红袍的高级官员就是凤毛麟角了。</p>
“莫非是张大帅?”有人小声嘀咕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