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徐九仗义(第2/3页)
作品:《宋阀》“我就是折彦质。”折郡王说罢,坐回了帅位。</p>
“末将本是河南帅乌延蒲卢浑帐下招捉使,姓吴名忠,这三个都是我军中的同袍弟兄。今夜,我兄弟四人引军前来,并无敌意,乃是诚心诚意归顺大王。”吴忠在四个中年纪最长,听他说话,倒像是见过一些世面,不似另外三个,一直就低着头,屁也不放一个。</p>
折彦质听了,也不置可否,沉默片刻之后问道:“你既来投诚,带得多少兵马?”</p>
“末将等四人,带来了……”吴忠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似乎有什么隐情。</p>
折彦质见状,喝道:“照实说!”</p>
“大王明鉴,只因起事急促,末将自己也不清楚有多少弟兄前来投奔,因此……”吴忠急道。</p>
“听你口音,像是河北人?我且问你,你因何来投?”折彦质问道。</p>
“末将早年本是往来大河两岸,行走贩货的,世道一乱,便聚集了些弟兄起事,也曾干过抗金的勾当。后来,大河两岸都陷于金人,没奈何,在金军手底下混口饭吃。如今看来,女真人恐怕是在河南呆不住了,末将为兄弟们谋个出路,心知金军必败,因此来投,断无二心。”吴忠道。</p>
这话一出来,帐里宋将们都面露得色,算你识相,知道金军必败!</p>
折彦质也笑笑,道:“据我所知,蒲卢浑在朱仙镇集结了重兵,企图负隅顽抗,你怎知金军必败?”</p>
吴忠是个“实诚”人,摇头道:“倘若是昨天,末将也不敢保证这一战谁胜谁败,但今天却不同了。”</p>
“为何不同?”折彦适抢问道。</p>
吴忠转头看了他一眼,一张满是疙瘩肉的脸上有些不相信,问道:“莫非诸位还没有收到消息?”</p>
折彦质心中一动,脱口问道:“什么消息?”</p>
吴忠举起右手,大拇指一顶:“贵军的部队已经在大河北岸,切断了金军的退路,现在乌延蒲卢浑是进,进不得,退,退不了。”</p>
话音一落,帐里议论声四起。折彦适等将领都是一头雾水,什么?我们的部队已经在黄河北岸?这怎么可能?咱们三路大军北上,哪冒出来一支飞过黄河去了?吴忠见此情形,继续补充道:“金军中现在传言,非但河对岸的浚州遭袭,只怕是大名府也不保。”</p>
这在帐中宋将听来,更不啻天方夜谭了!这次对金用兵,南方诸军兵出三路,目标就是开封府,东京城。另外,就是徐卫的西军,可西军最多也就是在河东用兵,跟河北也是八杆子打不着的,难不成见鬼了?这世上还有谁有那个本事,神兵天降到河北?</p>
他们不明白,可折彦质似乎猜到些什么,故意漫不经心地问道:“你还知道些什么?”</p>
“金军大将们,大多惧战,但蒲卢浑发誓死守东京,要与宋军决一死战。他已经亲至朱仙镇指挥,只等明日。”吴忠道。</p>
折彦质边听边点头,末了,挥手道:“你既识时务,前来投诚,我也不为难你。先下去呆着吧,等我光复东京,再给你们安置。”</p>
吴忠还想再说,几名军官已经呼呼喝喝地把他们往外推了。等这四个降将一走,折彦适上前道:“大王,这事好生蹊跷哇!”</p>
折彦质哼笑一声:“不蹊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