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阴谋诡计(第3/3页)
作品:《三国之席卷天下》董卓能够做大,也不是没心没肺的,便知说的也算实情,就道:“汝等再去详查,文优留下……。”</p>
诸将松了一口气,急忙告退。</p>
议事厅里,就剩下董卓和他的心腹谋士李儒。</p>
董卓心烦中,伸出擀面杖一样的粗手指,敲的桌子叮当响中,道:“文优,叛军势头正盛,本该马上迁都长安,但是抓不到秦子进,吾心不甘……。”</p>
“主公,容属下想一想。”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半个时辰过去了,就算李儒有些能耐,一时间也没想出好的办法。就在董卓又要暴躁的时候,他突然见到董卓案几厚厚的账簿。那是洛阳的户籍,是董卓取来核对搜刮财物数目的。</p>
李儒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笑道:“主公,儒有一计可捉秦峰,此计一举两得!”</p>
董卓大喜,急道:“计将安出?”</p>
李儒智者模样,就在议事厅中走了一圈,丰富了一下思维后,这才说道:“洛阳作为汉室都城两百余年,城池高大,人口百万。若是留给叛军,必成与主公分庭抗礼的最佳据点。所以,应将城中百姓尽迁往长安,再火烧洛阳,不给诸侯机会……。”</p>
够毒!董卓心里一惊。不过,吾喜欢。他便笑道:“文优所言甚是,但是这跟捉拿秦峰又有什么关系?”</p>
“此计一举两得,另外一得便应在秦子进身上,主公听某娓娓道来。”李儒便感到此计可行,阴笑道:“主公将洛阳百姓重新编排造册,并派发新的路引。为防止秦子进从他人处得到路引,无路引者杀无赦,再编排暗合的口令记录在册。有路引,又要有口令。如此这般,百姓为保命,必定不会给秦子进路引。秦子进强行去夺,又无口令……。”</p>
这是一个好办法,董卓目露喜色,轻轻点头,示意李儒可以继续说下去。</p>
李儒得到了肯定,兴致高涨起来,面色却是阴森森的,诡异一笑后又道:“然后带所有百姓出洛阳,去长安……。路上每十人,一名士兵看守,骑兵往来巡逻……。若是秦峰侥幸混到其中,就算发现不了也没关系,只要看守的好,所有人进了长安。外出就对路引和口令……。”</p>
“哈哈哈……,那秦子进就出不来了!”董卓大笑,道:“文优好计谋,如此一来就不用在洛阳浪费时间了,待得到了长安,有的是时间抓捕秦子进……。”</p>
李儒被夸奖,很自得,又拱手一礼道:“这是个连环计,主公发了路引后,将所有百姓带出去看管好。便用二十万大军在空城中搜索秦峰的踪迹,再一路放火烧城。空城一座,没有百姓遮蔽,又有大火焚烧,秦峰若是留在城中,插翅难逃……。”</p>
董卓大悦,道:“不愧是文优,真是一举两得。若是因此抓住了秦峰,又给叛军留下了一座废墟,文优可是首功,哈哈哈……。汝全权负责此事,行动一定要快……。”</p>
此事工程量很大,就算董卓军手中很有些资源,也要耗费十天八天时间。李儒急忙拱手告退,安排去了。</p>
话说第二天,第一缕阳光撒进宫殿的时候,秦峰也就醒了过来。这睡着了就不用面对现实了,醒过来后,不得不面对如今的困境。他皱着眉头起身,走出房间的时候,就发现华佗等人早就醒了,一个个坐在客厅里面,唉声叹气愁眉不展。</p>
“主公,咱们如何离开皇宫呢?”见到秦峰醒了,华佗问道。</p>
蔡邕也问道:“是啊贤婿,我们想不出来,你可要拿一个主意啊。”</p>
对于秦峰来说,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然而一时间之间,他那里有什么好办法。</p>
是啊,如何是好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