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国籍制度(第1/3页)
作品:《三国之席卷天下》弘武元年十一月,皇帝秦峰结束了自己首次的出巡,返回了邺都。</p>
这次出巡,他成功完成的目标,亲眼看到自己的改革顺利通达与基层,并且改革十分成功,得到了百姓拥护。</p>
这是一次自上而下,十分彻底的改革,相信很快大秦朝就能够得到改革后丰硕的成果,国力强盛不在话下。</p>
御书房。</p>
铜鎏金紫檀炉里,烟雾袅袅焚着香。</p>
弘武皇帝秦峰就坐在御书案后面的宝座上,仔细看着一份份军机处呈上来的奏折,不时拿起朱笔批示一番。</p>
书房西面的屏风后面有一个小案,女史官辛宪英编著起居录。不时从缝隙看出去,只见皇帝秦峰认真治国的模样,“皇上勤勉,实乃我大秦之福……。”</p>
大内总管德全站在御书案的阶下,他总是能够抱着拂尘站好几个时辰,除了伺候的时候,其余一动不动,也不知是怎么练出来的。</p>
也不知什么时候,御书房的光线暗了下来。德全猛的惊觉,看看“日规”,投影已经进入酉时了,也就是下午五点。</p>
德全拂尘一甩,小心轻声道:“皇上,酉时了。皇上今天去那里用膳呢?”</p>
秦峰闻声扔下手中的奏章,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望了望天色,不知不觉中又一天要过去了。心中不免想到:“谁说皇帝很轻松?爷天不亮就要起来,天黑了才能收工,真是早晚见不到太阳。”</p>
昏君好当,明君不好干。既然白天的时候当了一整天的贤君,累的死狗一样。那么到了晚上,宫门也关了,秦峰也就不准备再“装模作样”了。“将诸位娘娘全请来,就在朕这乾清宫用膳。今后皆依照此例,你也就不用再问了。”</p>
“遵旨。”德全躬身退出去安排了。</p>
“等等,将太子诸位皇子叫来,今天晚上朕要询问他们的功课。”儿女们的学习是父母最上心的事情,秦峰也不例外。</p>
“遵旨。”</p>
秦峰起身迎着夕阳最后的光辉伸了个懒腰,立刻就有小太监上前搀扶。秦峰摆了摆手,心说朕可没有七老八十,走个路还要人扶,还混个屁啊。</p>
“宪英啊,你晚上也别走了,留朕这里吃饭吧。”秦峰仿佛拉家常一样说着,便走出去透气去了。</p>
他前脚刚走,后脚辛宪英就走了出来,面庞不见喜怒,道:“多谢皇上恩典,臣女还是不去了。”</p>
内侍们不禁咂舌,心说别人想要吃,还轮不上。</p>
晚上的时候,乾清宫里就热闹了起来,大团圆饭。</p>
秦峰直如严父一般考察皇子公主们的功课,又如慈父一般,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p>
有些服侍过好几朝的老内侍,不禁唏嘘不已,心说当了几十年差事,就没有看到过如此温馨和谐的皇家。“您说若是汉朝的时候,也这么和睦,那里还有战乱!”</p>
“嗯?”年轻的,瞪大了眼睛,“照您老这么说,就没有咱们大秦朝了,就没好日子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