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地球之瞳(第2/3页)
作品:《宇宙的边缘世界》按照惯例,因为原晧宸是这个项目的主导者。所以,这一艘激光帆驱动微型太空望远镜将由原晧宸进行命名。</p>
这一次,原晧宸并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给它取了一个十分朴素的名字--地球之瞳。</p>
和霍金老爷子的“突破摄星”计划所发射的纳米探测器不同,地外文明项目组发射的激光帆驱动微型太空望远镜无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外观上,都有着天渊之别。</p>
地球之瞳的体积要大得多,大概有一个足球那么大,因为绝大部分主体结构的建造都是直接采用【创世之源】穹顶空间中的外星科技材料,所以,其强度很大,但是质量却并不高。</p>
地球之瞳集成了世界上最顶级的微型高清摄像机、光子推进器、导航和传输部件,实际上算是一艘具有完整太空探测功能的顶尖微型飞行器。</p>
地球之瞳的通讯系统是借鉴了【创世之源】的通讯技术,造物主的信息传输原理和地球上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其相关的技术水平遥遥领先地球文明而已。</p>
做个类比,造物主老早已经在玩掌上量子计算机了,我们却还在用体积庞大到占满整个篮球场的计算机做最基本的运算。</p>
为了能够最终安全到达目的地,在设计地球之瞳的时候整个星际探索联盟的科学团队还为此花费了很多心血。</p>
因为,在以接近光速在宇宙中高速飞行的过程中,地球之瞳虽然不会在宇宙中遇到小怪兽,但是却很有可能会遇到其他危险,导致探索的小船说翻就翻。</p>
首先,宇宙尘埃是恒星际准光速飞行的最重大威胁,在接近光速飞行下,宇宙飞船即使同一个单原子发生碰撞也可能发生损坏,若同一粒尘埃或石块相撞则会彻底毁灭。</p>
要知道,太阳系周边的宇宙空间并非真空。</p>
数十亿年前,创造太阳系的超新星爆发,将一海量的尘埃散布到太阳系周围。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宇宙物理过程把单原子散布在恒星际空间之中。</p>
通过计算推演,地外文明项目组发现,尽管氢和氦原子是最常见的星际原子,但更重的氧、镁和铁单原子才是破坏的主要来源。</p>
来自星际尘埃的威胁又有所不同。小星际尘埃类似于一批单原子同时撞击飞船,破坏主要来自加热,但足够大的星际尘埃可以在碰撞中直接摧毁飞船。</p>
幸运的是,在宇宙空间中,“足够大”的尘埃很少,因此它们碰到飞船的概率估计仅为100000......00000分之一(一共有50个零)。</p>
没错,地球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概率。</p>
外加上地球之瞳具有强大的观测能力,可以在很远的距离发现这些大颗粒的星际尘埃或碎片,所以它在宇宙空间中被撞毁的可能性很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