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章得锦衣卫(第1/3页)

作品:《明末:奸雄吴三桂

当范复粹在教育李遇知的时候,此时的吴府内,吴三桂正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这名三十多岁的青年人。</p>

他穿着一身灰色的袍服,脸颊畜起了胡须,看起来五大三粗孔武有力的模样。</p>

此人叫骆养性,崇祯年间最为的锦衣卫指挥使,在他之前的指挥使叫吴孟明,只是吴孟明这人喜欢受贿。</p>

好吧,受贿就受贿吧!整个大明朝几百年,那一个官员不收点贿赂的?只是他受贿还不办事,最后被人搞死了,最后骆养性就上位了。</p>

朱元璋这老小子成立了大明朝,他认为吧,这当官,品德就必须要高尚,你品德不高尚当官干啥?</p>

于是乎,他老兄就制定了历朝历代最低的俸禄制度,一名正七品的知县,一年的俸禄是90石大米。</p>

如果一个人,一年吃两石大米,这90石也足够四十五个人吃了吧!</p>

这吃饭总没有问题吧?</p>

但问题是,大明官员的俸禄是坑爹的米三钞七。</p>

也就是说这90石大米,官员拿到手的只有27石。而至于钞七,自然就是大明宝钞了。</p>

这是明初朱元璋发布的一种纸币,只是朱元璋这老小子不懂经济,胡乱发布,还不回收,这宝钞从发布开始就一直贬值。</p>

到了永乐年间,这宝钞就和废纸一个样了,商人没一个认的。</p>

后来到了洪熙年间,朝廷也觉得这宝钞就是个鸡肋,没用,于是宝钞部分就拿丝绢、棉布、布匹以及其他东西来支付。</p>

这也导致,整个大明朝无数的官员敢硬着脖子说:老子要贪污!</p>

因为不贪污,连生活都过不下去,吃二两肉都要寻思寻思。更别提奢华的生活了。</p>

...............</p>

骆养性的锦衣卫,在崇祯灭完之后并没有解散,反而是投靠了李自成谋求一条活路。</p>

刘宗敏逼响的时候,旁边的助手就是这骆养性的锦衣卫。</p>

后世说起锦衣卫,想到的就是锦衣卫的诏狱,那无所不入,捕风捉影,监视官员,严刑拷打等等,反正对锦衣卫似乎没啥好感。</p>

在万历、天启年间,锦衣卫,东厂这两个职务重叠的特务机构,的确是赫赫有名,不少大臣都被抓紧去搞死了。</p>

但崇祯初年,不知道的崇祯受到东林党的蛊惑,开始压制锦衣卫和东厂,认为大臣才是治国的重要人物,之前大明之所以衰败就是锦衣卫和东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