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章摄政王到(第1/3页)
作品:《明末:奸雄吴三桂》看到钱谦益站出来,朱由崧感觉头都大了,东林党这一次第一个站出来的居然就是钱谦益这个礼部尚书,这就说明东林党对这一次北伐的反对很强烈。</p>
“史爱卿,你怎么看啊?”</p>
朱由崧没有回答钱谦益的话,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史可法。</p>
史可法是兵部尚书,同时也是内阁次辅,他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p>
“回陛下,臣以为应当北伐。旧京师被吴贼占据,此乃我大明之辱,定要北伐才可平天下。</p>
但臣听闻那吴贼骁勇善战,曾在辽东杀进杀出,建奴奈他不得。如今我大明兵事式微,若凭借朝廷的力量难以一统天下。</p>
老臣看来,建奴定当十分痛恨吴三桂此人,不若联清灭吴,方为上策。”</p>
后世之人,为什么要骂史可法?为什么将他骂的体无完肤?</p>
其中一个很重要,或者说是最为重要的原因。</p>
在满清入关的情况下,他居然还提出联清灭顺的战略。联合满清灭掉大顺。</p>
不管是大顺还是大明,他们说到底都是汉家王朝,不论是谁得了天下,都不会毁我汉家衣冠。</p>
但满清可是狼子野心,在这个时代,那是异族!</p>
那是要汉家亡国灭种,是要毁灭我汉家文化的存在,他居然联清灭顺,这样的战略为什么不被骂?</p>
他就是活该被骂。</p>
只是历史是如此的相似,他现在居然又提出了这一战略,只是这一次是联清灭吴,要灭吴三桂。</p>
为了消灭吴三桂,居然要引狼入室,和石敬瑭有什么区别?甚至是比石敬瑭更加的可恨!</p>
“陛下不可!吴贼再是可恶,但也是我中原人。建奴乃番邦外族,岂可引狼入室?</p>
将来一旦传出去,我天朝上国之颜面何存?”</p>
史可法的话说完了,只是他的话音才刚落下,在朝班比较靠前的一名官员就站出来厉声呵斥道。</p>
朱由崧看到站出来的人,目光一凝,史可法的方式虽说不行,但其实意思里面还是表达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他同意北伐。</p>
史可法是河南开封人,并非东林党,他也不属于其他任何学说党派。他是程朱理学儒家的坚定支持者。</p>
说白了,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让人可憎的书呆子,不知变通,只知道引经据典。</p>
而朱由崧之所以目光一凝是因为,站出来的这人是吏部尚书赵南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