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李世民三大罪状5/5,求收藏,求打赏(第1/3页)
作品:《大唐:李治是大反派》第五十三章李世民三大罪状</p>
李治这么一说,众人马上就明白过来。</p>
诚然,说到底,导致流民日益增多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持续干旱天气。在隋唐时期,科技远远不如后世宋朝发达,所以遇到这种天灾,都是毫无办法,只能徒然兴叹。</p>
老百姓们唯一的指望,就是朝廷能够增加举措,让他们能够安然度过天灾。</p>
只可惜,贞观后期的李世民穷兵黩武,大兴土木,眼中再也没有百姓疾苦。所谓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早就被他抛却九霄云外了。</p>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有人登坛求雨,并且成功了,势必会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神仙人物。</p>
毕竟,这里还是封建社会,古人还是十分迷信的。</p>
“晋王殿下,您此番计策的确高明。”上官仪微微点头,却想到一个最大的问题,说道:“只是,晋王殿下,您如何确保,这登坛求雨,一定能够成功?”</p>
上官仪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白了,雨是老天的,什么时候会下,谁也琢磨不透。</p>
“上官大人,你就放心吧。”李治一脸笃定的说道,“登坛求雨的日子,就选在九月二十吧!本王有十足把握,九月二十那天,必定求雨成功!”</p>
李治熟读唐史,记得贞观年间的任何重要事件。</p>
贞观十七年,持续数月干旱之后,九月二十突降暴雨,福泽大地。</p>
虽说李治穿越过来之后,有些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偏移,但是在天灾人祸这个方面,仍然与史书记载保持一致。</p>
“若是正如晋王殿下所言,您登坛求雨成功,势必成为大唐百姓心目中的天神,声望将达到顶点!”上官仪沉吟一番,眼中忽然露出精光,“与此同时,只要咱们再稍作文章,点燃民众压抑许久的情绪。届时,长安城的那位,可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精心塑造的明君形象,一落千丈!”</p>
“如此,民心所向,咱们大事可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