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以兵换犁,扶苏挖坑(第3/3页)
作品:《大秦之国运无双》为了让邯郸更加显得空虚,给某些人跳出来蹦跶的勇气,扶苏随手又挖了个坑。</p>
邯郸城外的秦军大营,还有一万秦军,看守着数万赵军战俘。</p>
赵王投降之时,邯郸城中的赵军,自然是被秦军缴了械,成了战俘。</p>
扶苏下令,让城外大营这一万的秦军,押送战俘前往近百里外的武安。</p>
与此同时,番吾和漳水两地的战俘,也同样将被押送往武安。</p>
三地合计共二十余万赵军战俘,将为大秦的钢铁事业作出他们的贡献。</p>
矿石的开采和钢铁的冶炼,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战俘正好派上用场。</p>
该走的都走了,邯郸城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民众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p>
城里城外的木匠和铁匠,都被李牧组织起来,全力制造曲辕犁。</p>
邯郸郡,也就是原先的赵国,有三百多万人,也就是五十万户的样子。</p>
每十户免费发放一张犁,需要五万张犁才够,还不算扶苏提出的“以兵换犁”。</p>
以兵换犁,就是民众用兵器盔甲来换犁,实现收缴民间武器的目的,减少不稳定因素。</p>
扶苏这一神来之笔,效果出奇的好,民众参与热情极高,纷纷想尽办法凑够数量来换犁。</p>
有了犁,就能多种很多地,就能丰衣足食,就有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还藏着兵器干嘛?</p>
老百姓其实是最现实的,对他们有利的事情,都会趋之若鹜,根本不需要费力逼迫。</p>
对此,扶苏深有领悟,管理一国之民,因势利导才是最高明的,有事半功倍的奇效。</p>
扶苏把这些事情一股脑丢给李牧,作为上位者,就是要把任务交给正确的人去做。</p>
扶苏自己倒也没有闲着,找了几个技艺最好的铁匠,带领他们研究炼钢的方法。</p>
与此同时,看似平静的邯郸城,暗流汹涌,终于有人忍不住,想要图谋一番大事。</p>
PS:百万字老作者,新书十二万字存稿,四天发到上架,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p>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p>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25日到6月27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