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谁说他死了?4更(第1/3页)
作品:《大唐首席御医》龙首山,因山头似龙而得名。</p>
张神医坐诊之地,就在这龙首山的一座废弃道观之中。</p>
房玄龄和徐正卿在房遗直的带领下,朝着道观走去,一路上,却看到了好些人快步朝山上赶。</p>
“这些人,难不成都是去看病的?”</p>
房玄龄有些诧异,他分明看到了好几个患有气疾的病人,一边咳嗽,一边走着。</p>
“正是!”</p>
房遗直微微笑着,脸上却对张神医越发的敬仰,上次来时,可还没这么多人啊!</p>
现在找张神医看病之人,是越发之多了。</p>
“喂,老四,听说了吗?山下小溪村那个咳了几年的痨病鬼,痨病都被张神医给治好了!”</p>
“什么?痨病都能治好?”</p>
“可不是,还有村西那个老疯婆,神智也正常了,也是张神医给看好的!”</p>
“太厉害了,神医啊……这绝对是神医!”</p>
“绝症都能治好……”</p>
山路上,不时的有人交谈,房玄龄看着稀稀拉拉快步朝山上赶的老百姓,眼眸中闪过一丝精芒。</p>
这些劳苦百姓,一看就是山野村夫,很多更是带病在身,要是张神医没本事,这些人怎么可能眼巴巴的往上赶?</p>
“民间果然多异人啊,这真乃大唐之幸,这张神医,倒确实是医术高明!”</p>
房玄龄朝自己的儿子点了点头,原本悬着的心也稍微放了放。</p>
至少能交差了。</p>
“痨病都治得好?”</p>
徐正卿却是越听越心惊,肺痨,这可是顽疾,哪怕是他,都没十足的把握,说是治好一个肺痨患者。</p>
更何况,是一个患了几年的“资深”肺痨病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p>
“这个医生,真这么了得?”</p>
徐正卿有些心热,他内心很不愿意相信,民间有这么厉害的医生存在。</p>
但又想看一看这所谓的医圣后人。</p>
医圣仲景公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由于战乱等原因,成书不久即散乱于世,现已失传。</p>
而现如今大唐太医署之中摆放的,则是后人根据《伤寒杂病论》的残简,编写了一套《金匮要略》,还有就是魏、晋两朝太医令王叔和根据遗卷,整理重新编次的《伤寒论》,前者只是《伤寒杂病论》之中的杂病部分,后者是伤寒病的辨证论治,这两本医书,对比起完整的《伤寒杂病论》来说,还有将近一半的疏漏。</p>
所以,要是这位医圣后人有医圣《伤寒杂病论》孤本的话,对尚药局和太医署来说,绝对是一件轰动的大事。</p>
这也是徐正卿想要一见这张神医的原因。</p>
而要证明对方是不是仲景公的后人,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伤寒杂病论》!</p>
如果有,几乎可以断定对方的身份,肯定是医圣后人无疑!</p>
“哪怕对方医术达不到神医的水准,只要是医圣后人,那我们这一趟,也没有白来!”</p>
徐正卿感叹了一声,走在前面的房玄龄不由得点了点头:“是啊,《金匮要略》都已被称之为‘方书之祖’,那完整的《伤寒杂病论》,该是怎样神奇的一本医书?!”</p>
可想而知,完整的《伤寒论》给予历代医学家的震撼!”</p>
“哈哈,中书令大人,居然对太医署书籍这般了解?”</p>
徐正卿笑了笑,不过片刻脸上的表情就随即收敛,脸上露出了一抹肃穆:“如果完整的《伤寒杂病论》出世,对于我大唐来说,将是绵延千年的功绩,据说里面有《战要》三卷,是战场上伤兵的紧急救治要略,能大大降低伤病的死亡……”</p>
“什么?!还有这事?”</p>
房玄龄眼眸瞪得老大,呼吸都有些沉重:“此事,徐奉御为何不和陛下禀报?”</p>
这可是大事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