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驰援玉门(第1/3页)

作品:《大唐:庶子成王

大唐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与节日的喜庆截然不同的氛围是西域的战事,李君羡撤军之后大唐边军居然在敌国纵深腹地还有一支部队在坚守着。</p>

而这支部队用自己的意志已经坚持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人知道这支部队在失去与大唐的所有联系之后是如何生存的,他们的粮草从哪里来?他们的水源从哪里来?</p>

大唐上至君臣下至黎民百姓只能从潜伏在西域细作那里得到的零碎情报上,得知已经沦陷了的西域国土上,有一个叫做玉门关的关卡里,那里有那么一支强悍到令敌人胆寒的部队,他们就好像一柄尖刀死死地钉住了敌人的咽喉,让野心勃勃的敌人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无暇东进,大唐的国土也没有在丢失一寸。</p>

李易是对的,玉门关这个位置对敌我都至关重要。</p>

朝堂之上朝臣们对西域的策略也终于达成了一致,大量的援兵一军一军的从大唐内地开赴西域,上到天子下到庶民无不为西域这支边军的命运开始牵肠挂肚了起来。</p>

李易终于接到了任务,前往西域驰援。</p>

此次援军以李靖为主帅,张公瑾为副帅领军五万驰援西域,此次奉诏从泾阳城出发的宣威将军李易也是大家议论的焦点。</p>

泾阳城外,满城的百姓看着一列一列开拔出征的雄壮士兵不禁欢呼了起来。</p>

陌刀兵、白马义从、白袍军、铁鹰锐士、陷阵营、虎豹骑、燕云十八骑、背嵬军,这些历史上本来就威名赫赫的猛士,又经过了秦琼亲手**了将近一年的时间。</p>

就连李易本人都不知道这些著名的军队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惊喜。</p>

泾阳城里李易留下了一千骑兵守卫,长安城里也派遣了新的县令和将领接管了这里的城防和庶务。</p>

君臣相处的最高境界叫做心照不宣。</p>

泾阳从一片废墟到李易的国中之国,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悄悄回到了李世民的怀抱,李易和李世民很默契地完成了这个不为人知的交易。</p>

李易知道这次自己出征不只是为了顺水推舟交还泾阳城,更加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救回宁远,自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把命丢在那里。</p>

泾阳百姓送李易送了十几里路,最后在李易的一再恳请下百姓们才依依不舍的回转。</p>

宁洛仙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成长了很多,没有了往日的调皮和大大咧咧,宁洛仙此刻依依不舍地拉着李易的手热泪盈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