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朕要拍卖贡品(第2/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于是朱由校想了个主意:卖贡品;</p>

进贡,这个事情是从汉代开始就有的事情,不但是藩属国进贡,国内的各地也会进贡一些东西,简单来讲就是给皇帝送土特产;</p>

由于传统和好面子的原因,明朝甚至限制一些藩属国进贡的次数和数量;</p>

这些进贡来的土特产,吃的,特别是保质期短的,一般皇帝都会拿来赏赐给嫔妃或者有功之人,</p>

但是有些能长期保质的东西,则会留在内库里,用架子摆起来,</p>

皇帝喜欢的,就拿来在身边把玩,一般般的,就留在仓库里,有空想起的时候去看看;</p>

而进贡这件事,为什么基层不排斥呢?(花石纲例外,官吏拿着鸡毛当令箭,最后都强抢民脂民膏,百姓都活不下去了)</p>

一是老百姓习惯了,二是地方官员有政绩,三是它具有很大的广告效应,百姓能因此受益;</p>

但是全国各地上千个县送上来的贡品,考虑到运输和保存的条件,很多地方送的都是些死物,</p>

这些东西看在朱由校的眼中,那就是些什么石头,什么木具,工艺品之类没用的玩意,</p>

朱由校第一次去看到这些多年积累下来的贡品之后,都大吃一惊,这都够开一个博物馆了,还留在这里干嘛?等发霉?</p>

他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开博物馆,把这些贡品都摆进去,让人来参观,收门票;</p>

另一个则是把贡品拍卖出去,直接变现,商人有钱啊,偏偏没地位,买点贡品回去,在家里放着,还能传子传孙,多好!</p>

至于皇库,反正每年都会有人进贡,担什么心?</p>

真想不通,祟祯是怎么想的,穷得响叮铛了,还不知道把皇宫里的东西拿些出来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