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民间的反应求鲜花(第2/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就是宫中要把各地还有藩邦的贡品选一些出来唱卖,谁都可以参与,只要你有钱.....”</p>

“唱卖贡品啊?这可不得了,听说那些贡品都是各地的珍惜之物,拿回家能拿传家宝呢;”</p>

“可不是嘛,我可听人说了,那王员外家里祖上传下来一件太祖御赐的贡品,一代传一代,都传了好些代了,外人想看都不得看一眼,家道中落的时候,都不舍得拿出来卖呢;”</p>

“圣上御赐的东西不一样,谁敢卖?不怕杀头啊?”</p>

“对啊,这官卖的贡品就不一样了,即然拿来唱卖,想必是可以买卖的;”</p>

“开什么玩笑,那可是贡品,再怎么次它也是个宝物,别人当几十年官也未必能捞得着一件,好不容易弄到手了,哪个还肯卖啊?”</p>

......</p>

这个时代的拍卖一般有两种,</p>

一种是官卖,也就是拍卖一些被抄家的官员的财产,比如房子,地契,还有亲属及被买断的奴婢;</p>

另一种是民间主持的,而民间主持的又分两种,</p>

一种叫义卖,主要是为了赈灾,卖的东西什么都有,工艺品,书画,甚至名人衣物等等,</p>

另一种叫唱卖,一开始主要是卖圆寂的僧人的物品,故而又称唱故衣,后来这种方法也成为民间售卖一些资产的手段,</p>

朱由校搞的这个拍卖贡品,可以说是前无古人,</p>

贡品这东西,本身就是关系到朝庭的脸面,藩属国进贡过来的,朝庭都要以远高于他们送来的价值回礼,以表示泱泱大国,比你有钱!</p>

列朝列代都没有拍卖或者出售贡品的先例,朱由校还真敢想,而魏忠贤也真敢干;</p>

这种行为,相当于从故宫博物院拿些文物出来卖一样的性质,</p>

若是到处暴发灾荒,或者有大型的战事,这样做那还算情有可原,虽然也很遗憾,但是江山都快没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p>

可现在,明明还没到那个地步,魏忠贤抄家弄出来多少银子,官员们可是一清二楚的,</p>

所以,这只能说,是魏忠贤为了捞钱已经不择手段了,无所不用之极,</p>

而朱由校这个昏君,竟然对他如此信任,连这样的事情也同意了,</p>

太恶劣了,大逆不道,要被后人指着脊梁骨骂的,</p>

不要说东林的喷子和言官们了,就算是礼部最温和的人,也是不得不要劝谰一番,要让朱由校收回成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