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皇家时报》的诞生(第1/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明朝,其实也是有报纸的,名叫《邸报》,这个是从西汉开始就有的东西;</p>

各个地方在京城设有办事机构,这个机色名叫邸,派有常驻工作人员,</p>

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p>

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情报,</p>

使用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到各地的官府里面去,然后由官府决定是否出具对民的告示;</p>

但是朱由校想要的并不是这种性质的,他要的是针对老百姓的,</p>

不但是要把报纸印出来,送到全国各地,还要有人专门念给百姓听,</p>

锦衣卫,其实属于一个庞大的机构,相当于后世的纪委加**加情报局,而且还有巡查缉捕审判等权力;</p>

他们还有着独立的情报运送渠道,比起一般的官驿要快上许多,</p>

而工作人员,那些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差不多相当于干部了;</p>

在各个县,州,府还有着大量的密探,线人,这些人平时和普通人一样生活,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p>

而南来北方,收集情报最方便的,自然就是各地的茶楼饭馆,基本上,每个重要的县城的茶楼里都会有锦衣卫的密探;</p>

这对朱由校的要求,更是再合适不过,一开始也不要求全面普及,什么事都有个过程;</p>

只要大部份的县城里面有那么一个茶楼或者饭店,有那么一个人像说书人一样,在那里给来往的客商,百姓念报纸就成;</p>

前期肯定是亏本经营的,至于后面,有人要想看报纸,那只能花钱来订报,要是再加上广告的话,应该会略有盈利;</p>

于是,朱由校召见了骆思恭,详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办《皇家时报》;</p>

骆思恭就皱起了眉头,倒不是他没弄明白朱由校的意思,其实说得已经很详细了,而且连怎么做,要注意哪些地方都交待好了;</p>

但是,这样相当于锦衣卫有一部分人的职能一下子就变了,至少有两三成的人力要耗在这件事情上面,</p>

全国上千个县市,念报纸的少说也得两三千人,还有编印报纸的人,往来运送各地新闻和报纸的人力,</p>

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大工程,不同于抽调人力去办一件大案,办完了就可以解放这些人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