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皇家年会1(第1/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皇上宴请的宴席,文武百官都很重视。</p>

何况朱由校平时根本就接触不到,早朝不上就不说了,就连奏折也不怎么亲自批。</p>

被魏忠贤弄得厅长的文官集团们开始有一些想法。</p>

他们想趁这一次面见皇上的机会,集体上奏皇上,罢免魏忠贤治他的罪。</p>

这里面以东林党们的呼声为最高,因为他们是被魏忠贤祸害的最惨的。</p>

毕竟他们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最抵制魏忠贤的,被记恨上了也是很正常。</p>

这个时候有些人却怂了,皇上好不容易请吃个饭,你们还要在这里搞事情,万一弄个不好,那就是杀头的罪名。</p>

毕竟皇上宠信魏忠贤,那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事情。</p>

一开始魏忠贤的集团还不是很大,虽然也有了一些文官集团的人,开始跟他靠拢,但是毕竟是少数,毕竟很多人跟他还是持不同的政见,也看不惯他这样的作风。</p>

而现在这一次不一样了,东林党们要在皇上的宴会上面搞事情。</p>

怕事的官员自然就想置身事外,谁也不想给自己惹来祸事。</p>

可是脱离了这个文官集团,没有党派的官员在朝堂上面那就是孤身无靠,东林党可以分分钟碾压他们。</p>

于是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投靠魏忠贤的阉党。</p>

好死不如赖活。</p>

魏忠贤也不是**,对于敌对的东林党人他是下了狠手,反正没办法化解,</p>

但是对于投靠自己的人,他也是很宽容,甚至也给人家一些甜头。</p>

原本要花上好几年时间才能对东林党势力形成威胁的魏忠贤,一下子影响力就扩大了好几倍。</p>

魏忠贤自然要拉拢这些人,那么他就对这些人说了一些皇上平时的习惯和喜好。</p>

当然说也只是说一点点,毕竟这是不传之秘,是他自以为自己取得皇帝信任的最好的法宝。</p>

太夸张的赞扬不要有,没有意义,因为皇上不傻,</p>

道听途说的东西不要拿来在皇上面前讲,这样反而会令他讨厌,他喜欢讲证据,拿事实来说话,</p>

因为他也不相信什么祥瑞或者说什么凶兆,不要乱报什么喜或者什么忧,有这对你没什么好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