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定位晋省(第1/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这个时候把孙传庭派出去,朱由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p>

他长期接受了旧思想,旧的教育模式,要想一下子改变观念和思想是不可能的。</p>

稍微让他接触到一些新的东西,然后拿着课本慢慢自学就可以了。</p>

就连派他们去的地方也是他经过了深思熟虑的。</p>

晋省,离京城不远,农业落后,经济也不发达。</p>

这也是作为一个试点的最理想的地方。</p>

晋省的流民没有那么多,而且纵观整个明末,也没有发生什么农民起义,</p>

也就是说,在这里担任地方官员还是比较安全的。</p>

而它又不像江南的富饶之地,那是士族们的根据地,不容易实施政策。</p>

在那里动了他们的蛋糕,会成为东林党的眼中钉,肉中刺。</p>

晋省有资产阶层,那就是晋商,</p>

晋商也分为旧晋商和新晋商。</p>

旧晋商为权商,靠的是以权力和垄断盐业,向边镇运送粮食获利,背后都是有着官方的背景;</p>

新晋商则是靠贸易,由于不靠海,也不挨着漕运,新晋商则主要是和北边的蒙古人做零散的生意。</p>

由于明朝对蒙古的分化政策,蒙古人的日子也不好过。</p>

正值小冰河时期,草原上蒙古包外就是冰天雪地,遇到极寒天气时候造成牲畜时光的灾年,除了皮毛之外什么都没有产出。</p>

所以一切的生活物质都是牧民们急需的,小到一针一线,大到粮茶布匹都是紧销货。</p>

而这个时候刚好蒙古自己又内乱了,又被后金不时吞并一些部落,算是半残了。</p>

也就是说北方已经构不成威胁了,正好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地方政务。</p>

对于晋商,朱由校既没有太多好感,也没有太多反感。</p>

若说向后金走私物品,其实这个事情,浙商楚商这些一样在做,而且规模都不小。</p>

后世之所以晋商的骂名多,是因为满清入关后晋商投资对了,那几个大家族享受了几百年的荣华富贵....仇富的心理多少有点。</p>

但是要说明朝是因为这个而亡,那倒也未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