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孙传庭上任(第2/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他对孙传庭这个上司是无比的感激。</p>

是他一手把自己的班底给组建起来,又是带着自己先来到上任的地方,办好交接。</p>

几乎是手把手的教自己如何发号施令如何施政,如何下到地方去检查工作。</p>

他上任的大同县,有5个官,38个吏,大概管辖着7万多人。</p>

官员是朝廷入了册的,而且是有任期的,任期满后需要流动到其他地方上任,且要经过绩效考核的。</p>

吏的话更有点像后世的合同工,也是在吏部有登记的,但是这些人是固定岗位的,基本上不会流动,也不需要绩效考核。</p>

这么点人要管理上几万人,而且还有各种杂务,要处理那肯定不现实,所以还有一些临时工。</p>

大同县的临时工有600来人。</p>

知县的日常工作是复杂的。</p>

首先是宣讲,除了农忙时节,每个月都要进行宣讲,宣讲的内容,包括皇帝的公开讲话,国家的法律和道德等等,这些内容知县每个月都要对当地老百姓代表念一遍。</p>

然后还有祭祀,也就是拜神,每个县都要祭文庙祭天地,这也是需要知县带头的。</p>

然后就是科举考试,县试是需要县令来带头主持的,还有老百姓的养老社会福利的问题等等。</p>

然后还有断案判案,一般能上告到县衙的案件都不是什么小事,甚至还有不少的命案…</p>

让一些关起门来读了几十年书的老头子来判案的话,冤假错案自然是少不了,陈亮看了一些卷宗,就直接摇了头,哪怕是他没有什么经验,也觉得这些根本就不能够坐实一个案件。</p>

而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财政的收支问题,县府要负责收取本县的负税,然后上交中央,然后还要负责科举的物资准备,又要负责地方机关的开支。</p>

才上映了几天,陈亮就发现有很多的问题。</p>

吏这个阶层有着很大的弊端,他们对自己的话并不怎么听从,往往左耳进右耳出,偏偏又拿他们没办法,毕竟他们是有编制的。</p>

而这一阶层又是直接接触到老百姓的,也就是说他们在老百姓眼中是代表着朝廷的。</p>

他们贪赃枉法,搞灰色收入,巧立名目,从中克扣,各种方法,无所不用之极。</p>

陈亮的数学很好,只是翻看历任的账本,他就发现了很多问题,不是说县官明目张在贪污,而是那些官吏在把帐交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有问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