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陈大文学家与职牌研究所(第1/3页)
作品:《主公我不想加班》怀里抱着蔡琰,眼睛在给草儿使眼色,陈琛心里却是在想一些别的事情。</p>
蔡琰听着陈琛的话,如同听见世间最动人的情话一般,击中了自己心中的软处。</p>
糯糯地嘟嚷了几声,便把脑袋埋进了陈琛怀里不肯出来。</p>
陈琛没有听清。</p>
大概是什么“男人就是酱肘子”、“就会说人家爱听的话”之类的撒娇吧?</p>
他在考虑的是衍生的东西。</p>
陈琛的发散性思维即是他一直以来安身立命的一大依仗。</p>
既然能够看到这种歌颂爱情类型的诗歌,那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其他类型的文学体裁,陈琛思考的问题便是,能否将后世成熟的文学体裁移接过来,提高太原百姓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积累?</p>
百姓都是一群爱听故事的人。</p>
如何让已经可以让已经没有什么安全隐患的他们,将之前为了生存而保持的狼性注意力转移到生活上,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整体发展水平。</p>
当然,要想让百姓幸福生活的前提还是要做到工业的发达,不过如今也就盂县有点工业雏形,其他的都还没有达到生产力有显著提升的程度。</p>
但是要能够在充实百姓的精神生活的过程中,传输一些正确合适的思想。</p>
陈琛思来想去,或许评书,会比小说更容易在民间流传开。</p>
作为一种口头的传播故事的方式,只要能够听得懂人话,就都能够明白讲的故事的内容,而小说只有读书人和那些识字的商贩会看得懂,这对行业混杂,文化程度不一的百姓们并不友好。</p>
但是小说的创作也是必须的。</p>
陈琛心中大概有了个计划。</p>
把这个活交给阎仁的宣传小组,让他去找到足够的说评书的人,然后由陈琛自己创作一些小说作为模板,再交由其他人继续创作。</p>
以爱情故事和以描述太原军、刘备的功绩为主的故事。</p>
这些故事都不会直接去吹嘘刘备如何,而是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四处渗透着刘备对太原的影响,带领着这里走向新生。</p>
在百姓的潜意识里留下对刘备集团的良好印象,未来能够在不少问题上,省很多事情。</p>
陈大文学家即将开始他的小说创作。</p>
也开始更加深入地将自己的思想宣传工作经验传递到这个世界来。</p>
未来,他将让大汉人都知道,宣传的作用和思想工作的重要性!</p>
他要让太原水军的名号传遍世间!</p>
“你在想什么呢?”</p>
陈琛感受到了怀里的人儿在捅着自己的腰间。</p>
低头看到蔡琰那张小脸疑惑地看着自己。</p>
“没什么。”</p>
陈琛发现自己刚刚似乎处于放空发呆的状态,没有理会在小娇羞的蔡琰。</p>
“嗯啊。”</p>
蔡琰懒得追问陈琛为什么放空,就是把脑袋埋在陈琛的怀里,享受着久违的温暖,这看得一旁的草儿有些羡慕,不过她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p>
“最近父亲他们似乎都在研究职牌,听说有些进展,你要不去看看?”</p>
蔡琰突然想起了最近自己父亲和未来公公聊到的话题,想起了曾经陈琛跟她念叨过关于职牌的神秘的好奇和疑问,觉得应该能够对陈琛有所帮助。</p>
“职牌研究所?”</p>
陈琛想起来这个为了给自己和媳妇创造二人空间而给两位老爷子建立的太原研究院。</p>
咳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