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死抠的老头(第2/3页)

作品:《鉴宝直播间

“你左手边的那张对联可以,找找看,上联在不在这里。”胡杨指点道。</p>

只见,那是一个下联。</p>

听到胡哥这话,申屠信立即开始翻起来。其他人则是羡慕,但他们没有动,没有和申屠信去争,坏了兴致不说,还坏了交情。</p>

将那一叠的对联翻了一遍,好像都没有找到那上联,申屠信很是失望。</p>

“老板,这怎么卖?”哪怕只有一半,也得拿下呀!</p>

“二十给你算了。”</p>

二三十的东西,申屠信也懒得讨价还价,浪费时间。不像女人,一块钱都要争个半天。对女人来说,几块钱或许她们并不在意,她们享受的,是砍价的过程,砍价成功的那种成就感。</p>

所以,做生意的人也最不喜欢那种砍起价来一脸兴奋的女人。</p>

“这谁的作品?”温文浩问道。</p>

虽然下面有个印,可就连申屠信也都看不出是谁写的。</p>

“是读子贞吗?”华仔看了一会那印章,问道。</p>

“没错,子贞!这是字。古人除了名字,还会有字,字一般都是自己老师赠送的。子贞,是何绍基的字,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p>

听到胡哥说何绍基,申屠信和温文浩就知道是谁了。</p>

事实上,不是特别关注古代名人的话,看到名人的字,还真说不出是谁,不能怪申屠信他们见识短浅。</p>

何绍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何凌汉曾任户部尚书,是知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学者、藏书家。何绍基兄弟四人均习文善书,人称“何氏四杰“。</p>

其名头还是蛮多的,在清末的时候,也算是比较出名,尤其是书法上。</p>

申屠信狂喜,对胡杨感激不已。或许对胡哥来说,这不算什么宝贝,可对他而言,就是难得一见的墨宝。</p>

可惜,可惜!只有下联,上联丢失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可即便如此,三五万应该还是有人要的吧?要知道,何绍基在清末可是很出名的书法家。他们何氏的书法,更是被誉为清代第一,尽管有点夸奖的嫌疑,但也证明了人家的实力。</p>

“说何绍基是书法家,或许还不够准确,应该在前面加一个大字,大书法家。”温文浩说道。</p>

书法家这名头不难混,但大书法家就不一样了。</p>

胡杨看那字,点评道:“这应该是他中年时期的作品。”</p>

“怎么说?”</p>

胡杨告诉他们,何绍基中年博习南北朝书,笔法刚健,此期作品传世甚少。后致力分隶,汉魏名刻,无不深研熟密闭,临摹多至百本。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若中年之沉着俊爽,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p>

“这对联的笔法刚健,所以猜测是中年时期的作品。”</p>

“如此说,这作品应该算是比较稀少吧?很珍贵的吧?”有人忍不住问道,语气中满是羡慕。</p>

就在这时,身边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何绍基的字?我老头子看看。”</p>

大家转头一看,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点像玩艺术的,留着一下巴时髦的白色胡子。胡子比头发还要长,那发型和胡子,像足了张大千的造型,是同一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