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老程的独特眼光(第2/3页)

作品:《鉴宝直播间

因为电视台的宣传,王老先生现在名气比较大,在他们市的古玩圈,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甚至不少不是古玩行的人,都认识王老先生。</p>

“哦!那他有没有说,是什么时候的物件?”胡杨问道。</p>

老程想了想,当时的情景,然后回答:“好像没有说具体的,但他是说过东西是有点年头的,值点钱,不假。”</p>

在他看来,值点钱,那就是不是太值钱。三五十万对老程来说,确实就是值点钱而已,所以就下意识理解为,这是真东西。</p>

“那估计是程叔叔你理解错了。这件贝光,应该是清末,或者说民国初期仿造的。理论上说,也算是古董。那位王老先生说的话,倒也没有错,是有点年头,而且也值点钱。不过,它是仿造的。</p>

卖给你东西的人,肯定说这是宋朝的宝物吧?”胡杨又问。</p>

老程顿时明白过来,确实,当时卖这件宝物给他的人,吹这是宋朝的宝物,已经非常少见了。不要说现在,哪怕是在明清时期,这东西也不多见。</p>

如此一来,是自己误解了王老先生的意思?</p>

那么,赌局还是他输了。</p>

“你瞧瞧这一件,应该也是比较少见的文房宝物。”老程感觉面子有点挂不住,连忙介绍其他的宝物,希望能将面子找回来。</p>

胡杨一看,无语了,这里好东西不是没有,偏偏连续拿了两件都有问题的东西做重点介绍。老程呀!你的眼光真的很独特。</p>

这回,潇潇都替自己爸爸感到尴尬了。看到胡哥的表情,立即猜测到了结果。</p>

“又是假的?”老程有点想骂娘了。</p>

胡杨解释:“叔叔,您说得没错!这种东西,现在也是很少见,叫笔船,古代放毛笔的工具。”</p>

笔船是一种传统工艺品,盛放毛笔的文房用具。以木、牙、玉质材料制作。多作长方形,口沿外撇,圈足,内设笔搁。</p>

眼前的这一件,胡杨直言,它就是现代工艺仿品。这种仿造的技术,也不算很高明。要是在景德镇,能找出至少二十个师傅,能仿造出来。</p>

“放毛笔的,不是有笔架之类吗?感觉这个有点多余呀!”华仔忍不住说道。</p>

“功能上有一定的重叠,这不足为奇。但也看各人喜欢吧!有些人可能喜欢笔船,要是沾了墨的毛笔,你挂在笔架上,那就不怎么好,对吧?”胡杨笑道。</p>

当然,笔船确实少人用,即便是在古代,所以这种文房宝物,也就很少见。甚至到了今天,就算是一些书画家,也不一定能认出这种东西来。</p>

“以前,我也很大家说过,我们国家古代的文人,那是非常讲究的。文房,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场所,自然是做得细致入微,文房的宝物,曾有人统计过,多达四五十件……”胡杨跟大家说道。</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在胡杨看来,我们传统的文房,有书架,还会有博古架,书籍之外,陈设文房四宝以及相关的文玩摆件。这比西方的书房要高级得多,要丰富、多彩、多用途得多。</p>

其他国家的人,要是和中国古代的文人将奢侈,那都只能是弟弟。</p>

古代文人真正讲究的文房,有文具匣、砚匣、笔格、笔床、笔屏、水注、笔洗、水中丞、砚山、印色池、印色方、糊斗、法糊方、镇尺、压尺、图书匣、秘阁、贝光、裁刀、书灯、笔觇、墨匣、腊斗、笔船、琴剑等等,多到你记不清楚,眼花缭乱,怀疑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