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印中印(第2/3页)

作品:《鉴宝直播间

徐宏举起拇指,心想:专业的就是不一样。</p>

换做一般人看,根本就看不出什么不同来。</p>

胡杨继续回答叶梅的问题:“如果仅仅是这块玉,品质只能说中等,顶多就是值几千块。但玉不琢不成器,雕琢过的玉,价值往往会翻倍。这颗碧玉白菜,雕工不错,价值在三五万之间。”</p>

得!跟着胡哥喝汤,叶梅感觉自己也能撑死。两千块入手,转手就是三五万,做什么能这般赚钱?</p>

因此,她对自己的收获很满意。</p>

徐宏举起自己得到的那枚印,问道:“那我这枚铜印呢?”</p>

毕竟是十万元入手的,肯定比那颗白菜值钱多了吧?</p>

“铜印是假的。”</p>

此话一出,所有人目光猛地看向胡杨,满眼的疑惑。假的?那你还让人家十万元入手?这不是坑人吗?</p>

“它虽然做得很讲究,但专业的人不难看出,印是私人铸造的,属于仿清的印,上面除了汉文,还有满文。”胡杨解释道。</p>

华仔不解:“那为什么要用十万买它?”</p>

他相信胡哥,不是随便坑人的人,和徐宏也没有什么恩怨,没必要害人家。</p>

“徐大哥,你可以用力扭一下顶上的印纽。”胡杨跟懵逼中的徐宏说道。</p>

徐宏不明所以,但还是按照胡杨的吩咐去做。</p>

印纽,即“印鼻“,亦称“印首“。印章顶部的雕刻装饰叫做“纽“。它最先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印章系佩于身,后来成为一种审美的必需。</p>

唐朝以前,印章都是随身携带用的,所以必须使印顶有个孔,藉以系穿绳绶,这就像人要让牛跟着自己走,就用绳子穿在牛鼻子上一样,于是,就有了“印鼻”之称。</p>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枚印往往不是一个人雕琢出来的。</p>

篆刻家多数只刻印,不雕印纽,因而雕纽成为一个独立的行当。纽,形制小,是一个极精细的工艺活,故有人把其归于微雕之列。</p>

徐宏惊讶发现,印纽居然能转动,他扭动几圈,印纽就只接被拧了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