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旦日而伐(第1/3页)

作品:《秦时小说家

“儒家是入世的学问。”</p>

小天明拱手看向楚国项燕。</p>

“却为入世的学问。”</p>

项燕浅浅一笑,没有多言。</p>

儒家比自己了解的更加……活跃,不,应该说儒家也在布局将来之事!不愧为绵延诸夏数百年的显学。</p>

“既然你也读过《孙子十三篇》,那么,你觉如何?”</p>

籍儿的确颇喜兵形势,刚才那子明之语避实击虚,兵贵神速,后发而先至,却为兵家奥妙,细细感悟,当有所得。</p>

果然如此,怕是儒家之内对于《孙子》的诠释还真不少,感此,由着先前之言,多问了一声。</p>

“子明并不擅长兵家之道,不外,兵戈之战向来为庙堂从属。”</p>

“兵戈之战无论是兵家四道,还是其余的兵家之书,目的只有一个,剿灭敌方的士卒,攻占敌方的国土,摧毁敌方士卒的士气!”</p>

“诚如是,则兵道无穷。”</p>

对于兵家的道理,天明也没有多做研究,咸阳宫内,听从伏念先生的教导,兵戈之战的种种,实则取决于庙堂。</p>

而儒家的入世所需便是庙堂,让别人为自己所用,兵戈之战是手段,非儒家的目标,果然有精通兵家四道着。</p>

也并没有什么稀奇,不过名将罢了。</p>

在庙堂面前,一样的微不足道,君王一言,可灭其生死,纵然如盖世名将武安君白起又如何,一样如此。</p>

相较之庙堂之内的争锋,兵戈之战更是小道。</p>

是故,诸子百家中,兵家不为显学,当然,也不是没落之学。</p>

“兵革之战是庙堂的从属!”</p>

“……,这就是儒家之道吗?”</p>

“事情我已经知道了。”</p>

虚空之上,传荡着小天明口中的零碎之言,项燕为之沉默,为之沉寂甚久,不知过了多久,深深的叹息一口气。</p>

看着残剑一眼,转身离开演武场,归于中军幕府。</p>

见状,残剑、飞雪诸人为之一礼。</p>

“两位将军,即如此,残剑也就不在叨扰也该离去了。”</p>

近前一步,看向旁侧的项伯与项梁两位将军,残剑颔首微笑,语落,又看向小天明,今日的事情了解了。</p>

“也好,那我这就送你们出去。”</p>

“籍儿,你们先去龙烨将军那里训练吧。”</p>

项伯颔首。</p>

项梁为之轻语,籍儿今日受了不小的打击,只是……观其神态,还好,并没有什么垂头丧气之意。</p>

心性还不错。</p>

“多谢。”</p>

残剑自然没有意见,看着小天明走过来,一行人走向先前外面的下马之地。</p>

“儒家的子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