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七章晓梦合道(第2/3页)
作品:《秦时小说家》先以名利诱惑其心,稳定其心。</p>
而后趁机完成自己的事情。</p>
待他日,随时可动。</p>
百多年来,秦国这一招屡试不爽。</p>
“可恶!”</p>
“看着秦国逐步将诸子百家压下,看着秦国将山东诸地逐步抚平,真是不甘心。”</p>
“匈奴!”</p>
“叔父,匈奴之力眼下也是极强,你说……要不要我们派遣一些人过去。”</p>
年轻人顿觉愤恨。</p>
原本以为会有些作用,现在……等于白费功夫了。</p>
乌孙、西域那些小国还真是无用,欲要为所用,也只有匈奴了,匈奴一统整个草原。</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以东直入秦国辽东、塞外之地,以西更是直达西域之西,横跨万里以上,控弦之士数十万。</p>
民力也是很多。</p>
不说根基国力,起码在军力上绝对可以和秦国相比。</p>
果然双方开战,秦国不可能将所有的军力压下去,能够应战的也只有九原蒙恬的三十万黄金火骑兵,以及河西李信的军团。</p>
近年来,李信麾下的军力从两三万人,逐渐扩大至五六万,骑兵占据一半以上,接下来只会更多。</p>
那就是一个明证。</p>
“……”</p>
“内诸夏,外夷狄!”</p>
“羽儿,此事可以说,不可以做!”</p>
“起码你不能做,果有将来一日,事情可成,那就是极大的隐患,你能够想到的,一些人应该也可以。”</p>
“看他们是否行动吧。”</p>
闻侄儿此言,中年男子顿然陷入沉默。</p>
侄儿的意思自己知道,那就是暗中助力匈奴,尽可能使得匈奴在战场上挫败秦国。</p>
如此,诸夏间许多人就有机会了。</p>
秦国之所以强大,最主要就是麾下的百战铁血之师,那股力量削弱,无疑是天大的好事。</p>
结果来看,事情可以做。</p>
羽儿却不可以做。</p>
昔年,齐国恒公称霸,便是应了对外抗击夷狄之人这一点,因而为诸侯敬佩,成就霸业。</p>
秦国穆公向西拓土千里,击溃一个个夷狄小国,称霸西戎。</p>
他日,传出楚国大司马、大将军项燕的孙子和夷狄暗中勾结,就算霸业可成,也会名声有损。</p>
名声很重要!</p>
齐国田氏代齐,如果不在乎名声,那么,提前五十年以上就可以功成,偏偏,要等到太公一脉的后人德行有损,名望尽失才动手。</p>
水到渠成。</p>
“叔父!”</p>
“秦国欺我怀王之时,焉得如此?”</p>
“欺赵之时,焉得如此?”</p>
“秦国可以做的,我也可以做的。”</p>
叔父,有些迂腐了,莫不是和儒家那些人打交道多了?</p>
如果名声很重要,秦国就不会走到这一步,数百年来,诸夏间也就不会有那般多的纷争。</p>
“所以,秦国现在一统诸夏,仍人心不服。”</p>
“三代之时,武王伐纣,八百诸侯响应,何其相差?”</p>
中年男子微微摇头,解释着。</p>
“宋国襄公如何?”</p>
年轻人反问。</p>
“哈哈。”</p>
“无论如何,此事你不能做。”</p>
“放心吧,你不做,别人可做,无需担心。”</p>
“西域这里,风华虽然不同诸夏,还是有些妙处的。”</p>
中年男子轻笑,羽儿要和自己辩论?</p>
以自己这个侄儿的性情,想要将其说服很难很难,尤其他对于儒家的那一套很不以为然。</p>
儒家。</p>
如果真的一无是处,何以数百年来诸子百家一直为大家显学?</p>
“叔父。”</p>
“自西域这里回去,我想要前往南海郡一趟。”</p>
对于西域这里,正在吃肉的年轻人没有太大的欣赏,太过于蛮夷了,文字、语音听起来都怪怪的。</p>
喝了一杯清酒,看向叔父。</p>
“南海郡。”</p>
“可以。”</p>
“就是要做好准备。”</p>
“墨家巨子燕丹……还真是难以想象,还是死在秦国手中,天明……真的很不错。”</p>
“年岁和你差不多,却侠义无双。”</p>
“燕丹亦是不失英杰,本可出去,仍为自断咸阳国狱。”</p>
中年男子颔首,羽儿的意思自己知道,目的自己也知晓,南海郡那里……值得羽儿前往的,也就只有公子天明了。</p>
“燕丹?”</p>
“叔父以为他是英杰?”</p>
“我以为他当年身死燕地,更为英杰!”</p>
“非叔父当年所阻,非大父之言,我定要和大父一起迎战秦军最后一刻,虽死无憾!”</p>
年轻人哼道。</p>
于燕丹此人,自己是有些看不上眼的。</p>
因他一个人,死了那么多人。</p>
谁都可以怕死,燕国之内,只有他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