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一章宗室勋爵(第2/3页)
作品:《秦时小说家》闻此,扶苏略有沉吟。</p>
而后笑语而应,其实,有些事情自己也可以预料的,诸多公子中,自己率先登高位。</p>
木秀于林!</p>
必然非好事!</p>
若说父皇会梳理另外一套宗族爵位体系?扶苏不为确定,诚如此的话,就有违父皇法道之心了。</p>
“自然无碍,于宗族上下,皆是好事。”</p>
“公子接下来要有喜事,他日有子嗣落下,也当受益。”</p>
好事!</p>
坏事!</p>
不同的角度去看,自然有不一样的体会,公子觉得是好事,自然是看到其中上好的一面。</p>
“人生大喜之事,封爵高位,姻亲娶妻,皆入其中</p>
“四家贵女,公子如何抉择?”</p>
“那个选择……在公子手中。”</p>
田言行近凉亭围栏,看着旁侧的碧波水池,其内有着一些鱼儿游来游去,着实生机活泼。</p>
抬手从旁边的架子上取下一些鱼食,撒入池内,顷刻间,一只只鱼儿汇聚,激起道道涟漪。</p>
“选择。”</p>
“在我手中。”</p>
“……”</p>
四家贵女。</p>
武成侯王翦的孙女。</p>
陇西赢秦老世族的贵女。</p>
李斯的女儿。</p>
王绾的亲族之女。</p>
抉择?</p>
自己并未见过她们,不过……丽夫人将她们四人的画像送于自己了,画道之法,缘由叔父武真郡侯创出。</p>
便是大行于世。</p>
迥异之前的绢帛之画,看上去更为的清晰、明了。</p>
四幅画像,皆窈窕美人儿,实则,四人是否美人儿也不为重要,唯盼性情相合。</p>
而性情相合?</p>
难求。</p>
父皇将选择交给了自己,扶苏自觉还不如父皇给自己选择,实在是不好抉择。</p>
选择武成侯的孙女?</p>
好处?</p>
极大。</p>
弊端?</p>
难料。</p>
其余三位贵女,也是一样。</p>
“田言,你觉本君该选择何人?”</p>
数日来,自己一直在思索合适之人,一直没有结果,今日田言也询问了自己,轻叹一声,走向田言。</p>
并肩而立,以观池中鱼儿跃动。</p>
“四人!”</p>
“并不难以选择。”</p>
“公子应该一直在考量始皇帝陛下心意吧?”</p>
田言再次取来一把谷物鱼食,随意扬起,便是洒落池中覆盖一片区域,再次激起浪花朵朵。</p>
扶苏只是看着水池中的那些鱼儿,见到谷物鱼食,一个个的都扑上去,若然在野外垂钓、捕鱼,这般动静……自投罗网!</p>
“公子一直将始皇帝陛下的心意看的太重太重。”</p>
“这是一件好事。”</p>
“也是一个掣肘!”</p>
“庙朝上下,唯一可以那般超脱,且位高权重的,也就武真郡侯一人,武真郡侯……他不一样。”</p>
“公子也学不了武真郡侯。”</p>
“若然可以,怕是公子更希望陛下为公子抉择此事。”</p>
“实际上,公子也可以将这个选择看成一个小小的考验,田言以为那四人都好。”</p>
“然则,从长远来看,也就在二人之间抉择。”</p>
“其一,为武成侯王翦的孙女,大秦兵家两大豪族,蒙氏一族同公子素来交好,王氏一族倒是一般。”</p>
“因去岁武成侯之事,公子同王家也有相触。”</p>
“若然选择她,只要公子不出错,王家无疑会亲近公子,如此,公子身后就有更多力量。”</p>
“个中好处,无需多言。”</p>
“其二,为李斯的女儿,若言帝国军中有两大兵家豪族。”</p>
“那么,庙朝文臣之列,李斯绝对算得上后起之秀,自十多年前秦国举国大战郑国渠之时,就得重用为长史。”</p>
“其后参赞中枢军政要务,官位看似不显,已然不可小觑,帝国立下,添为廷尉,看似不若相邦位重。”</p>
“但是,从帝国近年来一项项国策落下所观,多有法令出至廷尉府,王绾、冯去疾不过是暂代之人。”</p>
“可以预见,帝国第一个五年规划结束之后,李斯权柄会更重,数年之后,登位相邦轻而易举。”</p>
“如今诸夏承安,庙朝文臣较之武将更为显赫,若然公子选择李斯之女,无益于更得助力。”</p>
“至于王绾亲族之女、陇西贵女,尽管也不错,背后力量也不弱,终究……不合大势。”</p>
“大势者,诸夏归一,百族归一,列国风华归一,阴阳交错,一些人、一些家族……注定衰弱的。”</p>
“而公子所难断者,应该忧心于此。”</p>
田言嘴角含笑,细语有条为序,将抉择之事一一道出。</p>
“所以?”</p>
扶苏不可置否,反问。</p>
“公子以为始皇帝陛下会为帝国选择一位什么样的传人?”</p>
“公子明悟于此,抉择,也就很简单了。”</p>
田言转身归于先前的案后。</p>
“……”</p>
“许多事并非那般简单。”</p>
父皇会选择一位什么样的人?</p>
这个问题,自己也思考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