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李二心凉(第2/3页)

作品:《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这世上真正能长生的只有顽石,以及那恒古不变的星辰大海!生老病死,乃是天道循环,追逐长生的人,他们会丢掉亲情、友情、爱情,甚至丢掉整个天下,直至最后一无所有!所以还请陛下三思!”</p>

阎立德跟长孙皇后大松一口气,暗赞李泽轩识大体、明事理,他们觉得,话说到了这个地步,还有这么多充足的证据,李二应该不会再对仙道长生有非分之想了吧~?</p>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李二听了李泽轩一大段话,心都凉了半截,他默然无语半晌后,才幽幽地叹了一口气道:“先前你那本《西游记》上所记载的神佛鬼怪都是杜撰的~?”</p>

李泽轩心里一惊,都说李二抑佛重道,没想到居然还会看这种“离经叛道”的小说,先前他没将《西游记》刊印成书拿出去卖,主要就是考虑到李二对佛家的态度,他有一阵还担心李二看到这本小说后会找他算账呢,却没想到李二不仅“偷偷”地看完了,还没有找他麻烦。</p>

其实这都是他自己想多了。</p>

后世流传李二抑佛重道,主要是因为李家尊老子李耳为祖先,推崇道教有利于唐朝皇权的正统和神圣性,但实际上,李二对于佛教并没有太多的恶感,相反,整个李家与佛教还有不少渊源。</p>

李二的少年时代正是佛教风靡全国的时期。其时,隋文帝、隋炀帝父子笃信佛教,“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p>

佛教的影响已经广泛地渗入到社会各阶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崇佛已经成为朝廷内外的一种普遍风气。李氏这个大贵族家庭当然也不会例外。</p>

大业二年,九岁的李二患目疾,李渊曾亲自到长安草堂寺拜佛,以求保佑。李二疾愈后,李渊即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奉。这些在李二幼小的心灵里不能不打下烙印。后来他始终念念不忘儿时的这段经历,曾亲自撰诗赞颂草堂寺祖师鸠摩罗什,表达对前代高僧的崇敬和追念。</p>

李家前期尊崇佛教,也能从李渊的几个儿子的乳名中看出来,李建成小名毘沙门,李元吉小名三胡,这都是跟佛教文化有关的名字,虽然李二的乳名史书上没有相关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也跟佛教有关。</p>

武德三年,还是秦王的李二奉命东征王世充,次年战于嵩洛间。驻守少林寺柏谷庄封地的志操、惠玚、昙宗等十三武僧一举擒获郑将王仁则,并献之于唐军,李二乘势击败王世充,这就是著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事件,李二也因此对少林寺、对佛教好感大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