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会晤,同盟(第2/3页)

作品:《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呵~!你可真会杞人忧天~!崔家好歹也是绵延了千年的豪门望族,当今皇帝就算有意削弱世家,难道还真能将你们崔家举族上下怎么样不成~?如今我们几大家族被打压了是不假,但我认为那不过是李唐初建,陇西李氏为了提高关陇士族的地位罢了,此刻我们只需要蛰伏,待太子上位,我们肯定就会有更多的机会~!”</p>

郑怀节有些不以为然地反驳道。</p>

不得不说,这货虽然有些傲慢,但是对于大局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p>

中国历史上的世族**或称贵族**,萌芽于东汉时代,亡覆于唐朝末年。</p>

于是,有人就从感觉上认为:世族**,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和**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其间而并无反弹。</p>

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因为,就历史事实看,在中国的世族**时代,有两个阶段最为辉煌,一是魏晋南北朝,二是唐朝。唐朝时,尤其是中晚唐,士族**不仅没有暗淡;相反,却再次奇异地辉煌起来。</p>

唐朝初期,山东士族的确受到了极大的打压,一是,在当时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的势力;二是皇帝的有意压制;三是在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中,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五姓”还不适应这种出仕方式;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p>

但后面武则天掌权后,一方面打压关陇贵族中的老臣,肃清**上阻力;另一方面又开始重用山东士族,像出自赵郡李氏西祖的李敬玄,就是这个时候被武后的赏识后,走入权力中枢的。</p>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枢进行了重建,当权者对于士族的打压力度不再像李渊和李二时期那么狠,“五姓”也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且势头凶猛。</p>

比如,荥阳郑氏,在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p>

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十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仅有二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八人为宰相。</p>

山东士族之所以重新崛起,当权者态度的转变当然至关重要,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高门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科举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