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老孙催债(第2/3页)

作品:《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比如说,三位可以根据药物属性,将药物分成不同的部,每一部再细分为若干类…………”</p>

李泽轩前世没怎么看过《本草纲目》,脑海中自然不会存在完整的记忆,不过即便他完完整整地看过,他也不会照抄一本《本草纲目》给孙思邈他们!</p>

《本草纲目》在李泽轩的前世,地位非常高,不仅在小学课本上有相应的课文,而且还被达尔文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但其实《本草纲目》在中医学的学术贡献很低,远远没有小学课本和达尔文捧得那么高。</p>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大量的道家阴阳理念,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加倾向于植物学,达尔文肯定不懂道家阴阳学说,但他觉得《本草纲目》中的某些观点更能支撑自己的进化论,于是便在西方进行大肆宣传和赞赏!</p>

而“我朝”那个时代的风气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老外都说好,那自然就是极好的了,于是《本草纲目》的地位被无限抬高!</p>

可以说《本草纲目》的成名是一次外国人为了支持其学术理论而刻意炒作的结果,而当时教科书的编着为了迎合这场炒作,又进行了一次名不属实的包装,将李时珍包装成了一个伟大的中药学家!</p>

但事实上,李时珍在本草方面的贡献,远远不及他在诊脉方面的贡献,他当初开始成名靠的是《濒湖脉诀》、《奇经八脉考》两本医书,而非《本草纲目》!</p>

前世李泽轩有个首都大学医学部的硕士朋友说过,《中药学》载录的中药,只有三味药出自《本草纲目》,其余多数出自《神农本草经》以及《本草经集注》(南朝梁陶弘景著),也就是说中医在常用中药方面,基本上还是在吃神农氏炎帝以及陶弘景两个人的老本!</p>

而且虽然《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药物多达1892种,但当时李时珍不过是一个连刊印书籍都没有的乡下穷大夫,自然不可能有财力和能力去对这1892种药物一一验证,这就导致了有很多药物药性的记载并不真实,最终在《本草纲目》中出现了“用裹脚布治疗伤寒温热”、“用上吊绳治疗癫狂”这样荒诞不经的药方!</p>

不过并不是说《本草纲目》一无是处,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在草药的分类方法上开了先河,采用人为分类法,相比于之前药物学巨著里面**、原始的分类方法,《本草纲目》的人为分类法不知道先进、科学了多少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