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重机枪出击(第1/3页)
作品:《抗战之铁血兵锋》林护城暗自佩服,终于明白上校为什么要把“雄起战壕”设置在这里。</p>
上校告诉他,防守型战壕,最高艺术在于阵型与“距离”。</p>
战壕不是一字形,而一个漂亮的弧形,离滩涂的距离极为巧妙,在日军**有效距离外,却又在己方机枪射击距离之内,更是形成半包围圈。</p>
敌人一冲上岸边,就会被烂泥裹住脚,停顿下来,这时候开枪,效果极佳,对于等于陷进半包围中。</p>
最妙的是,只要控制对方机枪,其他鬼子只能挨打。</p>
尽管多次领教,但林护城还是再一次深刻理解,什么是“距离制胜论”。</p>
总指挥部里,除了岳锋淡定,其他人一片欢腾,拥抱、欢呼着。</p>
司马倩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眼睛,叫道:“天呐,一千多鬼子,短短十几分钟,就没了。不可能,不可能,一定是眼睛欺骗了我。啊,我的眼睛才是最大的骗子。”</p>
岳峰淡淡一笑,暗忖:鬼子屠杀无辜百姓时,总喜欢将百姓集中起来,摆上一挺机枪,不断扫射,几百人,用不了几分钟,就屠杀完毕。</p>
如今,三十挺机枪一同扫射,还有一位轻机枪天才彭勇,而鬼子毫无还手之力,等同于无辜百姓。</p>
他们被射杀个干干净净,其实是报应。</p>
提前的报应!</p>
李虎学着岳锋,淡定地说:“我告诉过你们,一切皆有可能。”</p>
何小武神秘地说:“我看出来了,又一次‘距离制胜’。”</p>
胡大明说:“我也看出来了,半圆形阵地非常巧妙。”</p>
岳锋十分满意,三名手下也成长起来了,现在外放当一名连长,绰绰有余。不过,用得顺手,舍不得。</p>
此时,日方阵地的一侧,国际“记者连”惊呆了,举着望远镜的双手一直在颤抖。</p>
斗炮已异常震惊,可惜只看到日方迫击炮、野战炮被摧毁,华夏损失如何,看不到。</p>
他们认为,华夏方损失肯定更加严重。</p>
虽说每次只有十门野战炮在发射,但按“爆头鬼王”的狡猾,肯定分组,每组十门,也许共有一百门,甚至更多。</p>
这一次渡河战不同,完全不同。</p>
这次是屠杀?</p>
一边倒的屠杀啊!</p>
什么时候日军可以被屠杀,不是不可战胜吗?</p>
为什么像猪狗一样被杀个净光?</p>
世界观被颠覆了!</p>
完全被颠覆!</p>
而在日军指挥部,冈村宁次、参谋长处于半石化状态,简直不敢相信眼睛。</p>
可能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