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3章全面反攻(第1/3页)
作品:《抗战之铁血兵锋》且说程均德带着将士们,驾驶着二百辆土坦克,从四号阵地后面发起猛攻。</p>
这么多坦克,真的如水银泻地,“气势汹汹”,有压倒一切的气概!</p>
关飞则带着步兵,坐在军车上,跟着土坦克杀过来。</p>
土坦克的车盖头架着一挺重机枪,一进射程就扫射。</p>
“哒哒哒哒哒……”</p>
二百挺重机枪,对着四号阵地的鬼子进行覆盖性扫射。</p>
弹雨铺天盖地,朝着鬼子射去。</p>
这种情景,就如在一战时,在索姆河战役,德军每一百米布置一挺重机枪,一天就打死5万英军,而且使用的还是“超越射击法”。</p>
如今是每五十米一挺重机枪,还是“直面射击”,准确率高了七八倍。</p>
而日寇最大的不幸就是缺少机枪,只能用**抵挡。</p>
偏偏对方是机枪,射程比**远得多。</p>
也就是说,日寇只能挨打,无法还击。</p>
就算有少数的机枪手、掷弹筒手想还击,也不可能,因为岳锋的战术思想是先消灭战术目标。</p>
所以,这两百挺重机枪,在观察员的指引下,首先干掉对方的机枪手、掷弹筒手。</p>
如今的观察员,经过严格训练之后,个个都长着金睛火眼。哪里有战术目标,都是逃不过他们的眼睛。</p>
在两百挺重机枪的“伺候”下,日寇的机枪手、掷弹筒手在第一时间被扫射,惨不可言。</p>
剩下的鬼子**手拼命射击,然并卵,**怎么能对机枪造成危险呢?何况还是在有效射程之外。</p>
“哒哒哒哒哒……”</p>
一片片的鬼子就像麦子被收割,十分“完整”地倒下,很有艺术感,但他们觉得很不甘,很不服气,死不瞑目。</p>
这时,四号阵地上升起三十二颗信号弹,红色的,向着天空升起,升起……</p>
啊,天皇呀!</p>
三十二颗,“鬼王”要全歼的意思啊!</p>
剩下的日寇恐惧之生,寒意从头蹿到脚底,乱成一片,拼命逃跑,疯狂嚎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