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2/3页)
作品:《汉侯》“不甚明白。”陈娇轻声道。</p>
“真不明白?”</p>
“先前有些想法,只是又觉得不对。”陈娇道。</p>
“王娡不是笨人,相反,她很聪明。她早就预料到王信的反应,此举是做给天子和太子看的。”窦太后笑了一声。</p>
陈娇放下竹简,面露沉思之色:“这么做有何意义?”</p>
“示弱。”窦太后冷笑一声,“天子那里暂且不论,太子近日很少到椒房殿,即使去了,也不会留多久。长此以往,母子恐会离心。王娡此时示弱,显得没有依靠,纵然不能让太子立即回心转意,也不会再如之前一样防备她。”</p>
“大母,这么做真会奏效?”</p>
“会。”窦太后沉声道,“他们是亲母子,太子再聪慧,终究只有八岁。”</p>
还有一句话,窦太后没有出口,这样算计自己的儿子,一时可以安稳,待到将来,积累的矛盾一朝爆发,彼此之间不会再有半点转圜的余地。</p>
窦太后会和景帝置气,在立梁王为储的事情上显得咄咄逼人、不可理喻,但她从没有像这样算计过景帝。所以,母子俩会发生争执,会短暂不和,却从没有真的断绝亲情。</p>
陈娇想着窦太后的话,握住竹简的手指渐渐收紧。</p>
“怎么了?”见陈娇久久不出声,窦太后探手覆上她的发顶。</p>
“大母,我害怕。”</p>
“不怕,有大母在,娇娇无需害怕。”窦太后将陈娇抱在怀里,柔声道,“等选定太子妃,就给娇娇定亲,娇娇想要什么样的郎君?”</p>
“大母真要我说?”</p>
“说说看。”</p>
“貌比宋玉,才胜留侯。”</p>
窦太后登时笑出声音:“貌比宋玉容易,才胜留侯却是难喽!”</p>
“那我就不嫁,一直陪着大母。”</p>
窦太后一边笑一边摩挲着陈娇的发顶,道:“好,就陪着大母!”</p>
景帝走进殿中,恰好见到这一幕,不由好奇道:“阿母,这是怎么了?”</p>
窦太后止住笑,将陈娇之言说于景帝。</p>
“阿启可听到了,能给娇娇找到这样的郎君?”</p>
景帝也忍不住笑了。</p>
正如窦太后之前所言,找个容貌赛过宋玉的不难,如弓高侯家中的郎君,几乎各个都是容色过人。要能才胜留侯,遍寻大汉诸郡也未必能找得出来。要是真有这样的人才,景帝早已经召入朝中,岂会任其留在民间。</p>
笑过一回,窦太后放开陈娇,对景帝道:“皇后的行事,阿启看到了?”</p>
景帝颔首,端起热汤饮了一口。</p>
“太子终究年幼,不能让王娡乱来。”窦太后沉声道。</p>
“阿母放心,太子聪慧,一时想不明白,时间长了总会想通。”景帝道。</p>
窦太后点点头,话锋一转:“柏至侯家的女郎,你看着如何?”</p>
“不急,劳烦阿母再多看看。”</p>
“是有哪里不妥?”窦太后皱眉。</p>
“年岁长了些。”景帝道。</p>
“也罢,且看看再说。”知道景帝没有说出真正的原因,窦太后没有深究,而是顺着景帝的话,将此事暂时揭过。</p>
椒房殿中,王娡听完宦者回禀,脸色没有任何变化,倒是在一旁的阳信停下笔,表情中现出不满。</p>
“阿母,舅父怎可如此!”</p>
“闭嘴,不关你的事,继续抄书。”</p>
“阿母!”</p>
“行了,这事不该你管。”</p>
王娡的语气变得不耐烦,阳信咬住嘴唇,不敢造次,只能继续抄录《庄子》。终究是心气难平,下笔时重了许多。</p>
见她不再出声,王娡静下心思索,事情已经做了,断没有后悔的余地。</p>
王信是第一步,陈娇是第二步。如果之前让太子娶陈娇只是借势,现如今,就是她脱困的唯一途径。</p>
一切的阻碍全在长乐宫,唯一能让长乐宫退步的就只有天子!</p>
她知道窦太后能一言决她生死,如果说服天子的是刘嫖呢?她能狠心杀了她的亲女?</p>
窦氏,陈氏!</p>
王娡收紧手指,嘴角微微上翘,笑容里尽是狠意。</p>
假如事情成了,她只需受几年的气,或许根本用不上几年,毕竟长乐宫中的那位年事已高,谁知道还能活多久。</p>
云中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