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3页)

作品:《白色禁区

一个女同学站起来回答:“凶手就是那个管理员,动机就是劫色。凶手在公厕里不仅**了死者,还将死者分尸重组,这么长的时间内,那个管理员都没发觉,可能吗?”</p>

“当然可能啦!”同学中响起一个男同学的声音,“管理员当时在工作住所里,又不在岗位上。他那个住所,离公厕少说几十米远,而且还是在公厕斜后方,压根看不见有谁进出公厕。再说了,男人专心起那种事,哪里还会注意到其他的?”</p>

全班的男生顿时哄堂大笑,一时让站着的女同学脸红耳热。</p>

“那么那个管理员就是在说谎,案发时他根本没在工作住所里,或是在住所里看**看到**,恨不得出来犯罪,正好死者撞上枪口了!”女同学坚持道。</p>

另一个男同学认真地说:“可是那起案子以后,那个管理员就病了,过后没两年他就去世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后面的犯案?”</p>

“你就是被固定思维局限了的那个人。”女同学说,“他可以是该系列作案的模仿犯,这起案件可以是模仿作案,目的就是为了扰乱警方的视线,让警方误以为是蜘蛛杀手干的,这样他就能洗清嫌疑,事实他最后也确实得逞了!”</p>

“当年报纸只刊登了哪个地方什么人被谋杀了,根本没有公布作案细节。除了警方内部人员,谁会知道那些作案细节?”</p>

课堂争论声四起,教授拍了拍讲桌说:“好了,你们讨论的这些问题,以往每一届学生都讨论过。想不到过了这么多年,课堂上还是相同的声音。办这起案子的老刑警多的是,哪个不比你们有经验,哪个看的不比你们的多?如果你们说得都有道理,那凶手就不会到现在还找不到了。”</p>

他接着问还不想坐下的那个女同学:“既然你认为你说的有道理,那我再问你,尸体上被浇淋的工业污染物,是钢铁厂私自排放的废水,废水和公厕的排泄物一起排放在同一个水渠里,凶手在犯案完后,绕到公厕后的水渠取了工业废水,然后再进公厕里浇在尸体上。你说说,凶手为什么要这样做?”</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女同学说:“为了破坏证据。工业污染物会影响DNA的有效性。”</p>

“你既然说凶手是那个管理员,那么在那个年代,一个公厕管理员,怎么会有那样的知识,知道工业污染物会破坏DNA的有效性?”</p>

“他可能是……”教授的反问让女同学答不上来,支吾半晌说,“那也许他心理**,就是单纯想辱尸呢?”</p>

“好,当你说的也有道理。”教授说,“可是你遗漏了重要信息,那个公厕管理员99年就去世了,他去世以后,警方才提取到那起案子被破坏的DNA,和04年的案子罪犯留下的DNA相符合。99年去世的人,怎么在04年再度犯案呢?这点你要怎么解释?”</p>

“这个……这个……”女同学说不出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