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经济备战(第1/3页)
作品:《铁血护陵军》第121章:经济备战</p>
经济是战争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工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国防,也不可能打赢现代战争。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中日两国军事力量的较量,还不如说是两国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较量。</p>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经济上都与日本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倭国侵略者对华夏虎视眈眈已久,华夏绝不可能等到自己的经济发达了再与倭国对抗,而必须在倭国的步步紧逼下做出自己的回应。</p>
在全国人民的呼吁和爱国人士无私的捐赠之下,国民**开始比较积极地就抵抗倭国侵略做了诸多方面的准备,经济方面的准备则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就其准备的力度而言还很不充分,许多工作只能说是刚刚展开,但已经知道发展工业和经济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p>
老蒋没有想到,他的学生陈诚比他自己的胃口更大!为了能真正的实现这样的梦想,陈诚建议召开一次**军政要员会议。张治中将军风尘仆仆从北平赶了回来,听完了陈诚的计划,他陷入到了慎重的思考之中。</p>
参会人员早已经被一千万两白银的捐赠给激动的无法言表,何应钦小心谨慎的皱起眉头:“校长,如果我们弄巧成拙怎么办?”</p>
张群急忙呼应:“是啊,人家已经捐赠一千万两白银了,再张口有点贪得无厌。”</p>
老蒋也频频点头,但还是把目光瞅向了张治中:“文白,你认为天哥会不会答应我们提出的借款条件?”</p>
华夏国内市场上,由于各国不合理的汇价影响,进口货物廉价出售,极大地压迫着华夏农业、工业品的市价。金融紧张的状况随经济危机的进展愈益严重,加之垄断全国金融的目的和野心,这些驱动南京国民**从根本上考虑华夏的币制改革。</p>
白银外流、银价提高,这一切最终又导致国民经济崩溃,国家税收减少,国库空虚,支出维艰,财政恐慌,社会危机加深,从而波及了南京国民**的统治基础。因此,南京国民**只有谋求彻底解决的办法,即实行法币改革。</p>
在华夏经济濒临崩溃的危局下,**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但苦于货币准备金不足和外汇短缺,必须取得英、美的支持,币制改革方能顺利进行。然而倭国在其中百般阻扰,导致没有办法弄到发行货币的外汇储备金。</p>
这时候丁天的慷慨出现,让陈诚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发行货币的最佳办法,可国民**军政要员都觉得这样做太无耻了,人家已经提出捐赠了一千万两白银,还要变本加厉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p>
正在思考中的老蒋也有这样的担忧,因为他知道丁天手里的钱现在不可能有太多。但陈诚提出的借款三十年计划对于国家的金融体系非常有利,他抬起头严肃地说道:“成不成你可以说出来自己的看法。”</p>
张治中狡黠的大笑起来:“你们太小看驸马爷的能量和度量了。告诉你们吧,人家要贷款给我们三万万两白银、两亿美金,三十年还款日期。”</p>
老蒋惊愕的说道:“啊,你开什么玩笑?别说三万万两白银,就算是能有一半美元的贷款希望我就放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