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后退决战二(第2/3页)
作品:《铁血护陵军》“是,统帅!”</p>
从最近的几次战争中,**已经发现了**对于德意志帝国是多么的重要!**对粹德国军事情报局局长佛洛姆贝格下达了严格的命令,严防英苏特工暗中渗透,必须加快**生产的步伐!</p>
戈林兴冲冲的走进了元首的办公室:“我的元首,咱们的军队已经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南部所有地区,地中海已经处于我们**重点封锁和打击之下!”</p>
**厉声喝道:“告诉我们的军队,千万不要去挑衅奥斯曼帝国占领者华夏的亚太战略部队!”</p>
戈林叹口气摇了摇头:“华夏装备的**比我们制造的V-2**更加优秀,而且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射程在三十公里的小型**,可以在飞机、军舰、步兵战车上发射,而且可以针对空地打击使用。</p>
第二种射程在八十公里,主要安装在他们的飞艇预警机、军舰之上;第三种射程在280公里,虽然射程不如我们制造的V-2**,可重量轻、使用简单,他们的驱逐舰、**护卫舰、航空母舰上都已经全面使用。”</p>
**郁闷的哼道:“这些技术都是从我们发明的**上进一步改进出来的结果,他们的特工无孔不入、防不胜防,无论我们防守多么严密,很多新技术在第一时间就会泄漏出去!原子弹制造技术有没有新的突破?”</p>
在欧洲战争中,对原子弹有兴趣的国家中,法国国破家亡,英国无国力开发核武器,苏俄对原子弹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基础也不如美国、德国。倭国似乎不太相信有这种武器,意大利根本没有这个打算,制造原子弹的只有美国和德国。</p>
当时以德国的原子弹理论,是不可能研制出原子弹的。万一德国真研制出原子弹,也要看德国有没有国力大量生产。生产几个的话对战局也没有什么大的帮助,最多是牺牲几个英国或者苏联的城市而已,德国空军也没有实力把原子弹放到美国本土。</p>
德国一直处于欧洲核能研究的最前沿。1938年12月,在柏林的凯泽威廉化学研究所,德国科学家第一次演示了铀235的裂变。保罗?6?1哈特克是汉堡大学的化学教授,他意识到原子能有着巨大的军事潜力。</p>
于是给德国陆军部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掌握核物理就可以制造威力巨大的炸弹,轻而易举地打败敌人。那正是**希望听到的,纳粹德国由此开始了将核能运用到军事中的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