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1/3页)
作品:《红楼之许阳的十八世纪》胡教头不可能跟他回到京里来, 许阳只能自己锻炼了,打了套太极又舞了阵子剑,身上薄薄的出了一层的汗,跑回房间重新洗漱了一下,换了衣服,便跑到许太太的院子陪她吃饭。许太太如今年纪大了,睡的越发的少,早就起来了,正带着老花镜拿了件衣服在缝。许阳吓了一跳“妈, 你怎么动针线了?仔细别扎了手。”许太太手上没有停, 慢慢的说“昨晚上收拾东西,竟在柜子里找到你爹年轻时的几件衣服,我看到这件儿上面破了个洞, 顺手就给补补……”许阳心里一酸, 这个老宅里有太多关于许大先生的回忆, 许太太回到这里,见景生情是一定的,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静静的坐在母亲身边看她慢慢的一针一线的缝着丈夫生前的衣物。他十分理解母亲的心情,他自己何尝不是对紫萱的遗物视若珍宝,收拾整理全都亲手去做, 不肯让别人动上一下。</p>
母子俩吃过早饭, 许阳便赶紧让人备马, 匆匆的赶去送洪秀全。洪秀全现在身体也不是特别好, 毕竟这年头不能输血,撞了那么一下子可得正经的养上一年半载才能养回来,故而来送行的老乡同僚们也没准备搞的太闹腾,只是送出了城门,在个茶铺子里以茶代酒的挨个敬了他。别看洪秀全是被皇帝贬了的,可他的名声如今却是好极了,许多他在翰林院上司同僚几乎都跑来了不算,连别的部门的官员都过来了好几个。许阳杵在洪秀全身边帮他招呼朋友,倒是很显眼,一引荐,便有人惊呼“原来是扬州许怀乡,怪不得生的比少丽还要俊上三分……”许阳听到话头儿正准备谦虚两句,可听到后半截顿时哭笑不得,这可怎么说,说自己长得其实没洪秀全好看?</p>
文人们送行总是喜欢吟诗作赋抒发一下感情,这会儿自然不能免俗,这边一首一首的吟诗,那边各自的书童随从便在那里摊纸磨墨飞速记录。许阳牙疼极了,谁说京里文风不如扬州的,看着一个个酸的!也难怪这年月便是再穷的书生,但凡有点余钱也得买个书童,这么多写字的家伙事儿总不能自己背着吧?</p>
许阳的书童也很敬业,和顺跟二喜都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了,跟惯了许阳,做事麻利极了。别人是主人吟诗书童记录,自己家的主人的诗是很一般的,到哪里都是用字撑场面。所以他们很乖觉的铺开了一大张玉版宣,等着许阳挥毫。果然轮到,不等许阳开口,洪秀全便笑道“明灿可莫要作诗引我落泪的,快快与我留几个字儿!万一我哪日穷的叮当响了,你的字儿还能卖上点银子救急不是?”众人一阵大笑,许阳便笑问道“你都这么说了,我只好献丑了,不知道你想让我写什么?”洪秀全又赶忙加上一句“写成横轴,横轴好卖!小篆或者隶书都成,千万别写狂草,你狂草写的最难看了,一定卖不出去……”许阳佯怒道 “我偏给你写狂草!”说罢果然刷刷刷的一首李白的出来。众人先是被两人说的话逗得笑个不停,紧接着便被许阳的字给镇住了。</p>
这年头擅长书法的人其实不少,可有点名气的一般岁数都小不了,能称得上大师的没几个还活着的。而许阳的字儿是出名儿,但是在咨询不发达的这个时代,传到京里的墨宝还真没几幅,一般都被私人收藏了,哪里见得着?加上他又是江南人,大部分京城的文人知道他的岁数都不太相信他的字儿能有多好,有几个人会去专门跑到收藏者家里去讨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的字儿来看?便是今日来送洪秀全的官员文人们,虽都佩服洪秀全的人品,也知道许阳是洪秀全的好友,可看了许阳这张脸,也会忍不住腹诽“他该不会是因为生的美才被人们捧成大师的吧?”</p>
洪秀全说的很明白,许阳的字就属狂草最差,可就这么个最差的狂草,这幅字拿出来也是难得的珍品了。就这么一下子,在场便没人会怀疑许阳是浪得虚名了。许阳心里明白洪秀全是有意让他在这里露一把脸,至交好友不必说谢,只冲洪秀全微微点头。便有人上前赞许阳的字儿,又有人求他再写一副,洪秀全怒道“快写快写,这幅字儿当不了不两银子,快快给我写幅小篆,对,就写陋室铭,当日送季山长的那个样式……”艾达令忍无可忍,怒道“明灿还理他干什么?这家伙就是人来疯,仗着要走了就敲诈你呢!”话虽这么说,许阳还是让人撤了玉版宣,换了上等的竹纸,又写了幅最拿手的小篆出来。在这个时空,许阳的小篆绝对是前无古人的,这会儿再没人敢随便开口称赞了,来的人里没什么书画见长的,还真是没有谁有资格点评许阳的小篆的,刚才还热闹成一片夸他的狂草,这会儿除了说好却再不知道说什么才合适。</p>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洪秀全帮许阳扬名了一把,在众人的祝福中上了马车出发了,他要赶去通州换船,沿京杭大运河走上两千里再转陆路。幸好大部分路程都是水路,不是特别辛苦,不然他身体还没康复,这样被催着上路还真不如辞官回家呢!</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送走洪秀全,许阳又跟新结识的朋友一阵寒暄,一部分人决定去酒楼顺便再喝几杯,许阳便先告辞了,大家知道他才到京城,家里还没收拾好呢,加之毕竟不是特别熟悉,便也没多做挽留。</p>
许阳回家,陪母亲用饭,吃罢饭也没到处跑,就歪在许太太屋外的小塌上眯了一会儿,才起来便听见丫头传话说表姑娘已经到了大门了。母子俩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许太太忙催许阳去接黛玉进来。许阳也很开心,他算是看着小表妹长大的了,怎么能不想念呢?</p>
许阳一溜烟的窜到了仪门外,才站定就看到凉轿里娉娉婷婷的下来一个少女,许阳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眼前少女的模样,只觉得他忽然知道了曹植的洛神赋中的描写原来是毫不夸张的,这世界上确实有这样的美人“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他一时间竟然愣了。许阳死活没办法把两年前离开扬州的那个熟悉的精灵可爱的小姑娘跟现在这个美的超凡脱俗甚至有些陌生的少女联系到一起。</p>
其实愣住的何止是他呢?黛玉看着许阳,也愣了。</p>
黛玉离开扬州的时候,许阳才刚成亲,尚未褪去少年的青涩,举止中还透着漫不经心的洒脱。而此刻的许阳,面部的线条比起两年前柔和了很多,眼神温柔而忧郁,两人愣愣的对望了片刻。黛玉的眼泪刷的流了下来“哥哥……”许阳也说不出话来,只傻傻的喊了一句“妹妹”,一人说了这么半截子话,就又两两相望愣在当场。却是孟姨娘也下了车,走过来说“这是怎么了,好容易见面了,都杵在这儿比着掉眼泪么?”许阳看到孟姨娘也来了,赶紧向孟姨娘问好,两人总算不再发愣,赶紧进了门。</p>
见了许太太大家果然又是一通的哭。两年前许太太还只是鬓边有些白发,现在却已经白了大半,也瘦了许多,双颊都瘦的塌了下去,看起来已经几乎是个真正的老太太了;孟姨**脸上到没有苍老太多,可是鬓边也有了些许白发,两个老太太一见对方的样子,泪水就止不住了。黛玉跟许阳虽自己也眼泪汪汪,可看二位老人哭的厉害,又赶紧上来相劝。</p>
在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孟姨娘虽名义上依然只是个姨娘,可她对来说黛玉已经几乎是相当于母亲的存在了,而她又是自幼在许家长大,许太太与她感情也是很不错的,故而只有自家人在场的时候,他们是真的彼此只当做亲人不论尊卑的。四个人哭了一场,在厅里团团坐下,孟姨娘便跟许太太说林如海说了当值完了就直接过来吃晚饭。许太太很是理解“我知道他忙得很,如今在天子脚下,不比在扬州,自然不能那么随心所欲。”</p>
一家人许久没见,许太太感慨侄女变成了大姑娘,孟姨娘又打趣说许阳是正经的大人了,不像当日离开扬州的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许阳越看越黛玉越觉得别扭,熟悉的感觉自然是慢慢找到了,于是嘴又有些发欠了“一下子长了这么高,太傻了,不可爱了……”黛玉被他气的直瞪眼睛“你才是傻大个,吃粮费米穿衣费布。”</p>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一边的许太太孟姨娘却给逗笑了,许太太笑道“这俩孩子,没见面的时候天天想着盼着,才凑到一起就又拌嘴!”,孟姨娘也笑的不成“可不是,越长越小了!拌个嘴都跟几岁的小孩子说的话似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