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难民入京都(第2/3页)

作品:《重生之回到唐朝当王爷

“本王问你,难民从何而来?涌入国都的原因又是什么?你速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告知本王,大量爆发难民,郡县一定出现了问题。”西凉王问道。</p>

身为西凉国王,他手中除却老祖宗和星月楼两方力量,再无其他可用之处,相比之文暄王和刘明两派,没有强大的情报中心,准确地说,情报中心不足以扩大至全国。</p>

尽管星月楼这么多年来以来苦心经营,终有小成,可还不至于遍及全国。</p>

而情报被握在两个派系之中,西凉王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情报,只能任人挑选而听之,太过于被动。</p>

正如今天难民一事,竟是有刘明和前来相告,而在此之前,他连一丝风声都不曾听过,可见自己的这位皇帝当的有多么窝囊。</p>

正如之前所言,李重耳是一位爱民如此的好皇帝,却也仅是合格,由于他政策上的失误,导致两大党羽势力迅速崛起,已至无法掌控的地步,从这个方面讲,他可算是失败。</p>

李牧尘端坐台下,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仿佛与自己毫不相干,闭目养神,不为外界所动。</p>

刘明和等着就是西凉王的这句话,他说道:“回大王,难民自天水郡而来,之所以会涌入国都正是因为当地官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日子苦不堪言,加之田间米粮皆被官府强行收走,苦于无奈,百姓们集体涌入都城。”</p>

各地**污吏,无论是大唐还是西凉,西蜀还是吐蕃,又或是西域、突厥,但凡有着为官者,必然有着这类人的存在。</p>

只是,西凉王关注的点而非如此,有三个字吸引了他的注意,问道:“天水郡?!本王似乎有些印象?”</p>

刘明和说道:“大王可曾记得三年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只身一人,前往国都告御状。”</p>

“对对对,恰有此事,当时本王依稀记得,那位老人家身着褴褛,拄着一根木棍,不远千里而来,鞋子都磨破了,脚上全身血,脸色苍白如蜡,行色枯槁如柴,好像是为了给死去的儿子伸冤。”</p>

“本王真是好记性,不错,那位老母亲的儿子被当地恶霸打死,被打死之人的父母前往官府讨还说法,怎知恶霸勾结乡里官员,竟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受害者的父亲,以诬告罪名活活杖责至死,那位老妇人为了给儿子和丈夫伸冤,便是只身来京城告御状。”</p>

三年前,此事可谓是轰动了整个凉州城,凉州百姓们纷纷为那位痛失丈夫和儿子的老妇人同情可怜,并帮助那位老妇人告御状,本以为可以伸张正义,最后却是不了了之。</p>

西凉王又问道:“怎么?爆发难民之事,与三年前的老母亲又有什么关系?三年前,本王已是派人彻查,难道挑事之人乃是那位老人家?”</p>

彻查?!</p>

好一个彻查,西凉王哪里知道,如此天大的冤情,他交由刑部尚书彻查此事,刑部尚书私收贿赂,最后以一个证据不全为由,将案件压了下来,随后归入卷宗就此结案。</p>

而那位老母亲被返送会家乡的第二天便是无故的死了,其中幕后的黑手,已是不言而喻。刘明和并非是圣贤之人,亦非为老百姓鸣冤的人,这么做,全部是为了铲除文暄王党羽。</p>

当然,过程中不免有一些正义之举。</p>

当刘明和将此事的缘由始末详细说来之后,闻言之后,西凉王勃然大怒,他又不是**,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门道呢?</p>

为了让西凉王的怒火更盛从前,刘明和继续说道:“大王,此次爆发难民之难,真正的源头便是三年前被告御状的天水郡太守,这些年来,他中饱私囊,敛财贪污,搜刮民脂民膏,使得天水郡百姓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