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东赞为难久年用智(第2/3页)

作品:《唐师

“稚奴卖我也!本王还秉承君子之争,这稚奴怎可如此待我!”李泰怒火中烧,很快就想到了其中曲折,他也没个戒备,将试题都交于李治,由他呈献与陛下,毕竟这个提议本来就出自于李治,也正是因为李治的推举,圣人才分派给他李泰和鸿胪寺。</p>

故而他感怀李治的恩情,将题目放心交给了李治,也不独贪了这功劳,没想到李治却偷偷将试题给调换了,如此一来,魏王李泰对接下来的试题内容一无所知,又该如何主持这场盛世?!!!</p>

徐真也是心头大惊,这婚试的题目内容可都是李泰透露给他的,如今圣人借赐明珠抛砖引玉,显然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有意为之,再看李治和长孙无忌、慕容寒竹等人的表情,徐真已然明白了过来,这李泰是被李治给坑了一道!</p>

李世民见得儿子李泰呆若木鸡,久久不来接洽,心有不满,眉头一皱,不由问道:“雀儿(李泰乳名青雀),如何还不开始?”</p>

李泰浑身颤抖,心里愤怒到了极点,却又无法当场发作,思来想去无对策,却又不想轻言放弃,一张俊俏脸面顿时涨得通红,气氛怪异到了极点,台下纷纷议论起来,这魏王可是失态之极了!</p>

李世民素知李泰重礼仪,如此盛大场合之上,他是不可能失神的,但事关大唐威严,李泰呆若木鸡,显然是对考题不熟,不知如何接应,也难怪考题由李治献上来,感情这李泰对考题没有任何的接触啊!</p>

作为此次比赛的主持者,李泰居然连试题内容都不清楚,这让李世民如何不愤怒!</p>

然而他跟李泰一样,如此关键时刻又怎能失态,不由暗叹了一声,将目光扫向了李治,李治心领神会,强压心头喜悦,出而请命道:“泰哥儿为了这典礼,日夜操持,心神损耗,精神不济,不若就由稚奴接替这剩下的环节吧...”</p>

李泰身子一僵,猛然抬起头来,眼中满是悲愤委屈的泪水,然而李世民只是冷哼了一声,朝他摆手,示意魏王下去!</p>

心头一凉,李泰怒而看向李治,后者却是云淡风轻,似乎这所有的一切跟他无关一样,待得李泰忿忿下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南越有珠,中有九曲,今赐尔等软绫一根,能使绫线穿珠者,即可得胜,今番由圣上亲自出题,还望诸位尽显才智。”</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话音未落,早有鸿胪寺的执事们送上托盘,盘中果然有拇指大的明珠一颗,明珠之上有个九曲孔洞儿,有使节心浮气躁,连忙用口水搓硬了绫线,就要穿那明珠的九曲孔,然而终究是不得成功。</p>

又有大食国的使节生了妙计,将绫线的一头**九曲孔,却在另一头用力吸气,仍旧无法将绫线给穿过去。</p>

慕容寒竹与长孙无忌早有考量,圣人他日正辽东,势必要用上靺鞨和室韦这两个属国的兵马,遂让李治偷偷将试题泄露给这两国的使节,这两国念了李治的情,还愁圣人不对李治另眼相看?</p>

这边是胸有成竹,禄东赞却是心急火燎,他信任徐真,自然将原先的题目都解答了出来,然而临时变了题目,连魏王李泰都下了台,他又岂会看不出其中的猫腻,再者,慕容寒竹就在长孙无忌的身边,他禄东赞可是对慕容寒竹恨之入骨了!</p>

眼看着诸人一筹莫展之时,却有靺鞨的使节上前来展示,只见这昂昂九尺的野汉子,居然懂得捉了一只大黑蚂蚁,将一根丝线绑在蚂蚁的腰上,丝线的另一头则连接绫线,又在九曲孔眼的端头抹上蜂蜜,将蚂蚁放在另一边。</p>

这蚂蚁嗅闻到蜂蜜的香气,又得那使节缓缓吹气来引导,竟然带着丝线,顺着明珠中间弯弯曲曲的小孔,缓缓从另一边爬了出来,绫线自然也就跟着那根丝线,从九曲明珠之中成功穿了过去!</p>

诸多使节也是没想到,这靺鞨人看起来粗犷无脑,捉惯了马刀的粗大手指满是老茧,连丝线都捏不起来,又怎会想得出如此奇妙的办法来!</p>

然而事实就摆在面前,那靺鞨使节嘿嘿笑着,露出一口大黄牙,实在让人又羡慕又气愤!</p>